1 |
邓志燕;陈炽坤;;利用外极线约束的图像匹配新算法[J];工程图学学报;2009年05期 |
2 |
赵鹏;白振兴;范文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快速图像匹配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04期 |
3 |
彭真明,张启衡,魏宇星,张覃平;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图像匹配模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03期 |
4 |
计长安;张秀彬;吴浩;应俊豪;赵兴勇;周雪莲;曾国辉;;基于灰度权重NMI的快速图像匹配[J];计算机工程;2007年24期 |
5 |
付艳丽;;基于小波多尺度的NCC算法的优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3期 |
6 |
周军,余武荣,周源华;一种新的小波相位匹配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7 |
罗元;张百胜;李玲;张毅;;机器人单目导航系统中改进的灰度相关匹配法的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8 |
冯志全,张少白,董吉文,成谢锋,王永燕;迭代函数系统IFS吸引子图像匹配技术的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年09期 |
9 |
姜凯,陈海霞,汤建华;一种快速图像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1期 |
10 |
孔晓东,屈磊,桂国富,梁栋;基于极约束和边缘点检测的图像密集匹配[J];计算机工程;2004年20期 |
11 |
周兵,沈钧毅,彭勤科;一种新的基于对称色彩空域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1期 |
12 |
国澄明,李铁盘,朱永松,张凤珊,肖瑞珠;基于TMS320C6415的图像匹配处理机的设计和实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年04期 |
13 |
杨延西,刘丁,辛菁;模糊遗传图像相关匹配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11期 |
14 |
江和平;沈振康;;基于局部交叉熵的图像匹配跟踪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年06期 |
15 |
许林林;王国宇;;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图像匹配[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3期 |
16 |
蒋新土;吕岳;;基于改进的加权Hausdorff距离的图像匹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4期 |
17 |
刘永林;王新宇;于勇;;Hough变换在图像匹配中的应用[J];遥测遥控;2007年S1期 |
18 |
杨辉;杨瑞峰;吴赛燕;;基于ARM的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的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8年05期 |
19 |
于起峰;雷志辉;刘晓春;李强;朱宪伟;;基于生物视觉的目标匹配原理与实验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6期 |
20 |
李世威;刘团结;王宏琦;;基于图像匹配的CBERS-02B卫星HR相机图像拼接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