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德隆  
【摘要】:"和声"作为音乐文化现象,除了在音乐发展的总体历程中的历史作用和作曲理论教学中的训练之外,还体现着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背景和审美取向。所以,和声教学不能忽略其美学价值和历史的文化品格,还应当将其作为具有文化内含和美学底蕴的历史文化知识,剖析给学生。自西方和声理论传入中国以后,许多和声学专家及和声教师对其做了不懈的改革努力,一定意义上有显著的成果和较大的改变,但今天依然存在"老师说什么学生就说什么"的现象,这种现象周期性的循环往复。在绝不能否认技术理论教学的前提下,要充分认识到技术理论的手段性,最终目的是以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看到具体的文艺作品。为了避免和声学及和声教学走向空头理论的"玄学"、"天书"的歧途,就要与社会生活、其他文化艺术、美学思潮的演变等等联系起来,即从自然听觉本能的接受与社会文化的接受来看音乐作品的接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瑞;;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高师和声课教学改革[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2 于洋;李洋;;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和声教学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3 王春萌;牟新;;电脑音乐时代的和声学教学[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4 徐航;;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和声学教学[J];大舞台;2011年08期
5 罗钢芹;;电脑音乐技术应用于师范院校和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张锋锋;;对普通高等院校和声教学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7 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调性扩张技法研究——以中国当代作品为例[J];音乐研究;2011年05期
8 李三处;雷永亮;;山乡人家[J];音乐大观;2011年01期
9 刘凤梅;;回顾反思 展望拓新——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学研讨会[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10 张力;;从“四大件”到“多声部音乐”——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探索[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11 张锋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2 阎相楠;;键盘和声与即兴演奏的学习思考[J];小演奏家;2011年08期
13 赵燕;;普通高校《基础和声》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14 王瑞;;高师键盘和声课教学问题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15 朱沛龙;;电脑音乐制作辅助音乐专业课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16 曹天;;巴洛克时期音乐与中国同时期音乐比较[J];歌海;2011年04期
17 黄智勇;;浅析如何为歌曲编配伴奏[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隆;;和声学及和声教学的人文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志海;;以能力为基础的高师和声学课程改革刍议[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刘诚;;论和声分析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卢璐;;谈高师和声教学内容的调整[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何佳玲;;罗忠镕先生教我们学和声——浅论勋伯格和声体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国威;;和声课教学中亟待认识与须加强的几个方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宝华;王进;;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利弊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任达敏;;传统和声学的教学与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文;;“和声分析”教学思考——以舒曼钢琴作品为例[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丁铃;;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的教学平衡[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常亮;分组教学在和声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凤桐;孜孜以求 默默奉献[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睿;论电脑音乐软件在高师和声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瑾;法无定法[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苑文颖;四部键盘和声译著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夏楠;六本和声著作比较之我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冯洋;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和声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魏媛莉;桑桐和声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业芳;基础和声教学中“禁规”的分析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苏潇;以约翰·亚当斯的《乐队和声学》第一乐章看简约派音乐中的“简单”与“复杂”[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涓;为“作曲包揽制”叫好![N];音乐周报;2008年
2 夏侯晓昱;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感动[N];音乐周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