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对不同类型心脏病难治性心衰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摘要】:正近两年,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心脏病难治性心衰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2~ 96岁,平均61.3岁),其中风心病11例,冠心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慢性肺心病9例。用西安深秦电子实业公司产 SF—Ⅱ型心功能仪,对左室收缩功能检测后,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
|
|
|
|
1 |
Felker G.M.;Shaw L.K.;Stough W.G.;O' Connor C.M. ;高登峰;;收缩功能尚存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贫血[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Z1期 |
2 |
刘静华;范义;胡卫东;鄂占森;何学森;;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心衰大鼠左室收缩功能[J];广西医学;2006年07期 |
3 |
史凯蕾;朱毅;宫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介素-18和心功能关系[J];上海医学;2007年S1期 |
4 |
Massie B M;王言林;;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是否都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支持者的观点[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91年02期 |
5 |
季晓平,张运,李大动,姚桂华;一种估测左室收缩功能的新的收缩时间间期指标-Q-Vpeak间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5年04期 |
6 |
Omland T,Aakvaag A,Bonarjee VVS;血浆脑利钠肽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收缩功能和长期生存的指标[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6年06期 |
7 |
杨军,任卫东,陈昕,马春燕,齐国先,高明宇;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对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年06期 |
8 |
朱小虎,高云华,刘兰;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9 |
朱法望;章芬美;;收缩期二尖瓣反流估测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08期 |
10 |
Ennezat P.V.;Maré chaux S.;Le Tourneau T. ;杨海涛;;心肌不同步是严重左室收缩功能障碍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动力性运动过程中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8期 |
11 |
袁方;方唯一;张敏;刘华;吴卫华;陆静;陈晖;仇兴标;倪幼方;;731例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诊断界值的研究[J];上海医学;2007年S1期 |
12 |
潘永寿;庾红玉;阮坚;秦蕾;王高兴;赵孟林;;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广西医学;2011年09期 |
13 |
戴碧清,张琦;镁盐对AMI左室收缩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的影响[J];临床荟萃;1993年Z4期 |
14 |
陈辉;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J];华夏医学;1997年01期 |
15 |
丁国林;;静脉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收缩功能和体力负荷耐量的影响[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7年03期 |
16 |
凌云,刘阳贵,任鹤民;心先安注射液对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洛阳医专学报;2000年01期 |
17 |
Rangaswamy C.
,Finn J. I.
,Koelling T. M.,腾增辉;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衰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老年住院患者[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
18 |
黄燕;无左室功能障碍的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应该放弃使用ACEI[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5期 |
19 |
刘振华;200例左心室假腱索心功能分析[J];海南医学;2005年12期 |
20 |
郭雨青;王洪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血脂异常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