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夏枯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王祝举  赵玉英  涂光忠  洪少良  陈雅妍  
【摘要】: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现代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夏枯草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夏枯草的干燥果穗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波谱(IR,UV,FAB-MS,1D and 2D-NMR)解析分别鉴定为3β,16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3-O-(6′-丁酰基)-β-D-吡喃葡糖苷(Ⅰ),乌苏酸(Ⅱ),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Ⅲ),槲皮素(Ⅳ),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Ⅴ)和咖啡酸乙醇(Ⅵ)。结论: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夏枯草皂苷B(vulgarsaponin B),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Ⅴ,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凤梧,程保旌,戚宝凤,周炳南,宋国强,严月芳;苏州荠苧成分的研究——Ⅱ.苏荠苧黄酮的分离及其结构[J];药学学报;1982年02期
2 覃一梅;中药佩兰与泽兰的鉴定[J];广西中医药;1983年04期
3 濮祖茂,余伯阳,林蔚,徐珞珊,徐国钧;植物叶表面特征在生药鉴定研究中的意义 Ⅰ.7种唇形科叶、草类生药的鉴定[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4 许春泉;吴维春;周荣汉;;易混中草药的鉴别(九)[J];中国临床医生;1979年10期
5 刘青;刘珍伶;田瑄;;荫生鼠尾草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6期
6 皮科;张前军;牟明月;柏松;陈青;姚荣君;;大唇香科科脂溶性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8年07期
7 侯敏;马秀敏;丁剑冰;;唇形科植物抗炎、抗过敏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9年04期
8 潘争红;许刚;赵勤实;;鼠尾草属植物二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广西植物;2010年06期
9 孙良佐;;伞形科和唇形科类中药治疗黄褐斑37例观察[J];中医药学报;1991年03期
10 黄烈军;穆淑珍;张建新;邓彬;宋智琴;郝小江;;中药广藿香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04期
11 林隆泽,王晓明,黄秀兰,黄勇,杨保津;新二萜醌去氢丹参新酮[J];药学学报;1988年04期
12 刘芳;周晶;孙智勇;宁娜;杨茉;;冬凌草中多糖含量的分析测试[J];天津医药;2009年11期
13 巩江;倪士峰;刘阳子;王仲孚;王义潮;章晓凤;;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14 余群英;张德武;戴胜军;;半枝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现代中药;2011年02期
15 刘立春;菟丝子及其伪品——石荠苧的鉴别[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年09期
16 汪劲武;;唇形科大世界——(上)[J];生命世界;1991年01期
17 霍德兰,赵华英,陈永林,张丽英;唇形科6种全草类药材同工酶的电泳分析[J];山东医药工业;1998年01期
18 桑已曙,黄祖华,闵知大;金疮小草中新的neo-克罗烷的分离[J];中国天然药物;2005年05期
19 汪劲武;;唇形科大世界(下)[J];生命世界;1991年02期
20 戴金瑞;;Forskolin在唇形科植物中的存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祝举;赵玉英;涂光忠;洪少良;陈雅妍;;夏枯草化学成分的研究[A];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0年
2 许云龙;;毛喉鞘蕊花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珍伶;田瑄;;荫生鼠尾草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朱秀峰;杨兰钦;张妙霞;周粼;徐春娜;赖钟雄;;唇形科若干香科植物组织培养[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唐朝正;郭金品;赵云广;邵金章;王庆美;陈多庆;张桂英;陆彬;周文忠;;本草要求真[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刘刚;王辉;周本宏;宋金春;;半边苏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陈筑红;;藿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8 姜北;孙汉董;;黄花香茶菜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A];2001’全国药用植物与中药院士论坛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吴兴坤;;体内“清道夫”肾茶的应用[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黄璐琦;王笑频;贾春伶;付桂芳;林淑芳;;挪威草药市场概况[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三种菊科植物和一种唇形科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陆宴辉;盲蝽蟓生态适应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陈宇航;夏枯草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其药材质量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继梅;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独一味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脂溶性化学成分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旻辉;中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胡彦;中国紫苏属植物种源评价及紫苏多倍体育种的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邓科君;中江丹参道地性的遗传基础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小华;薄荷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优异种质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康利平;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10 余建清;半枝莲生物活性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晨阳;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和十字花科植物种子萌发的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胡凤莲;唇形科11种药用植物叶表及表皮毛的比较形态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贺莉娟;唇形科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杨阳;甘西鼠尾草及头花蓼化学成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5 胡杨;植物数字化检索系统初探[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文宣;两种观赏植物和一种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履冰;陕西凤县林麝食性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琳;哈尔滨栽培罗勒香气成分分析及功能性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9 郑洪婷;藏药甘青青兰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10 王李梅;青兰属植物异叶青兰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旭;部分药草的别名和性能[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2 中华中医药学会 庄乾竹;益母草为女人而生长[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丁兆平;夏说夏枯草[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陆善旦;广西五种地产中药材销畅价扬[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河北 顾炳国;一串红的栽培[N];中国花卉报;2003年
6 陈修源;益母草的药用[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7 上海 张盛禹;盆栽薄荷[N];中国花卉报;2004年
8 许元峰  ;快速繁育一串红[N];中国花卉报;2003年
9 王文中;芳香植物香飘庭院[N];中国花卉报;2003年
10 岳麓;一串红的扦插[N];中国花卉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