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邬卫东张用谦黄国祥方正忠陈夫  
【摘要】:在分析静载、动载试验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视刚度。当利用静态视刚度kS-S曲线来预测未压到破坏的工程桩的承载能力进行动静对比时,笔者提出了一种直接求端承摩擦桩的Rk的方法,经过40条桩验证,误差小于20%;若能结合地质资料和动测手段给出一个边界约束条件,便可变外推为内差,求取极限荷载,经过 60条桩的验证表明,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为了利用小应变动测预测承载力,笔者提出了一种在不同能量激振下,利用动态视刚度kα-S动曲线预测Rk的新方法。在处理动测响应信号时,本文利用了一种新的时域处理手段-多次切割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照华,李晓峰;对反射波法影响因素的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2期
2 刘晓春;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局限性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07期
3 张剑明;;低应变动测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6期
4 齐广铭;;桩基检测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5 陶华飞;;声波透射法在检测桩基完整性检测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2期
6 谢琰;;刍议桩基检测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6期
7 陶尚儒;;浅谈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08年10期
8 王小钢;;浅析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9 林建生;桩基检测中反射波法频域曲线的分析与研究[J];华南地震;1997年03期
10 吴小海;;基桩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影响因素[J];广东建材;2006年06期
11 康彤;;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与钻芯法检测的可靠性分析与对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年07期
12 蔡子芹;姜泓;;桩基检测中钻孔取芯法与声波透射法浅探[J];民营科技;2007年05期
13 潘燕玲;;桩基检测中低应变动测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年11期
14 饶纪春;;桩基检测中低应变动测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年03期
15 张丰涛;郭文军;;浅谈应力波反射法桩基检测的影响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0期
16 王永喜;;浅谈建筑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与常用方法[J];科技资讯;2010年09期
17 刘益民;王学松;;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策与措施[J];安徽地质;2010年02期
18 柏玉鹏;;桩基检测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19 单小霞;;论高层建筑施工阶段桩基检测注意的问题[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20 宋守民;;静载试验检测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卫东;张用谦;黄国祥;方正忠;陈夫;;桩基检测中承载力预测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2 严寿民;臧有恒;;日本CF-350信号分析仪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干钢;陈新法;吴世明;;成层地基中桩顶导纳曲线的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4 叶伟;凡友华;赵文光;戎芹;;钢管壁厚对应力波检测钢管混凝土桩长的影响[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满良;;挖孔桩受力变形性能和承载力确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季韬;裘涛;;钢筋砼截面性能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7 彭朝国;;针对自平衡测试法施工质量控制实践[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秀云;李金山;;桩基完整性检测中桩身缺陷程度的定置评估方法[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9 叶健;;声波透射法桩基检测技术中声测管真实管距求解以及CBV判据[A];第六届全国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蒲黔辉;杨永清;何广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敬民;矿山塌陷区房屋抗采动理论及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魏巍;考虑非弹性及二阶效应特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强度问题与稳定问题[D];重庆大学;2004年
3 陈乐求;群桩—承台联合基础的力学特性及其在大开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毛国栋;索膜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冀;桩基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2 郭海轮;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与确定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王宏波;声波透射法桩基检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李世涌;层析成像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5 周良;西安某高层住宅楼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研究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6 叶伟;基于有限元与小波变换的桩身完整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曲道锋;灰色理论在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羡丽娜;基于应力波反射法的桩基完整性检测及应用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9 韩玉春;桩基检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守江;基于小波理论的桩基信号处理与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敏;己元公司应用桩基检测新技术效果突出[N];兵团日报(汉);2007年
2 晁国荣 龚伟;走专业化检测检修之路[N];建筑时报;2007年
3 宋彻;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三维空间体系复杂多变[N];建筑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韩庆文通讯员 陈斌;重锤“砸”出世界第一[N];广东建设报;2007年
5 彼得·绍拉帕耶;数字化设计案例研究:鱼飞[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王斌;节时增效 降低成本[N];建筑时报;2008年
7 记者 李秀瑜实习生 符小艳 通讯员 周清;大运中心主体工程全面开工[N];深圳商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冼云儿 杨国豪;科技兴所结硕果[N];广东建设报;2009年
9 记者 吕禹 实习生 沈飞燕;全市在建高楼开始全面“体检”[N];绍兴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徐列;为建设和谐社会力推精品工程[N];建筑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