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建民;奶牛真胃移位发病统计分析[J];中国奶牛;2005年04期 |
2 |
刘勇;;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途径[J];农家参谋;2010年08期 |
3 |
李剑军;董淑霞;;高寒地区奶牛冬季饲养管理要点[J];中国牛业科学;2008年01期 |
4 |
刘秀丽;林久锋;胡冰;;围产期奶牛营养与代谢病、免疫和繁殖的关系[J];中国畜禽种业;2008年05期 |
5 |
周建平,张俊育,田文儒,郑昌乐;脂肪肝影响围产期奶牛繁殖力的机理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7年02期 |
6 |
龙淼;邢欣;张日和;刘国文;朱连勤;;围产期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09年04期 |
7 |
李珊珊;王加启;杨永新;卜登攀;魏宏阳;张乐颖;;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Ⅸ.围产期[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6期 |
8 |
刘勇;;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途径[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
9 |
王俊红;;中国奶牛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1期 |
10 |
王建东;王志国;官福峰;;如何做好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工作[J];吉林畜牧兽医;2006年09期 |
11 |
苏华维;曹志军;李胜利;;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及其营养调控[J];中国畜牧杂志;2011年16期 |
12 |
沈敏;围产期奶牛及新生犊牛中性粒细胞粘着分子表达水平的检测[J];中国奶牛;1998年06期 |
13 |
B.A.Mallard,李华,齐长明;围产期奶牛的免疫反应变化及其对母子健康的影响[J];国外畜牧科技;2000年03期 |
14 |
牛淑玲,李艳飞,王哲,李红梅,张才;围产期健康奶牛干物质摄入水平与血浆瘦素浓度及乳产量的关系[J];中国畜牧杂志;2005年03期 |
15 |
牛淑玲,李艳飞,王哲,张乃生,李红梅,张才,左之才,刘彩霞,董风仙;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瘦素浓度影响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2005年02期 |
16 |
赵维;;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J];黄牛杂志;2005年05期 |
17 |
刘国信;;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防治[J];中国乳业;2006年05期 |
18 |
田萍;郝贵增;徐闯;王哲;;围产期奶牛低血钙与能量代谢状态的关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3期 |
19 |
冯番;甄二英;许晴;;奶牛围产期营养与产后病[J];饲料博览(技术版);2007年04期 |
20 |
施辉江;;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