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宝武马艳李同保  
【摘要】:为了研究预准直狭缝的特征值(横向尺寸及其距离坩埚口的位置)对铬原子束一维横向多普勒激光冷却准直效果的影响,从冷却准直激光场中原子所受到的力入手,利用适当步长的四阶Runge-Kutta算法对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如果预准直后铬原子束的横向速率范围在±3倍捕获速度之外,则横向激光冷却后,铬原子束的横向位置分布将呈现三峰结构;如果预准直后横向速率范围在±3倍捕获速度之内,则横向激光冷却后,铬原子束的横向位置分布将呈现单峰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传文,蔡惟泉,王育竹;激光冷却在原子束六极磁透镜技术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朱保华;张文涛;罗晓曙;;铬原子束的激光冷却机制分析[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3 郭奕玲;;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J];物理通报;1998年01期
4 朱常兴;冯焱颖;薛洪波;周永佳;叶雄英;周兆英;闫树斌;王晓佳;;一种低速、连续、单色性好的冷原子束[J];量子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王义遒,李义民,甘建华,陈徐宗,杨东海,刘海峰;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研究在北京大学的进展[J];量子光学学报;1996年03期
6 王义遒;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J];物理;1998年03期
7 李光炬;;激光冷却[J];大自然探索;1990年03期
8 V·I.Balykin ,V·S·Letokhov ,邓祖淦;中性原子束的激光调控光学[J];物理;1990年08期
9 王育竹;利用光频移效应实现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中国激光;1981年02期
10 张刚,胡必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1年诺贝尔物理奖评介[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11 武海斌,姚景芹,常宏,马杰,王波,王海;一种简易的激光冷却和俘获~(87)Rb原子的实验系统[J];量子光学学报;2005年02期
12 王育竹;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物理;1990年11期
13 孙广;张晓变;;激光冷却技术及其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应用[J];天中学刊;2010年05期
14 王玉珠;利用“交流斯塔克效应”实现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中国激光;1980年Z1期
15 王育竹;利用“交流斯塔克效应”实现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科学通报;1980年09期
16 王义遒;原子的激光冷却与捕陷(I)[J];物理;1990年07期
17 孙海生;印建平;;固体材料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的理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物理学进展;2007年01期
18 谢旻,凌琳,杨国建;非简并Λ型三能级原子的速度选择相干布居俘获[J];物理学报;2005年08期
19 王育竹;徐震;;激光冷却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J];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20 ;物理学进展 第25卷 总目录[J];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武;马艳;李同保;;预准直狭缝对铬原子束一维横向多普勒激光冷却准直效果的影响[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王振霞;印建平;;激光冷却分子跃迁参数的理论计算[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3 蔡惟泉;陈洪新;李佛生;王育竹;;积分球中的红移漫反射激光冷却[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4 王义遒;李义民;甘建华;陈徐宗;杨东海;刘海峰;;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研究在北京大学的进展[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汶伟强;马新文;张大成;钱东斌;徐瑚珊;;CSRe上激光冷却高电荷态离子束的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焦晓光;石春英;殷聪;钱进;;原子光刻中激光准直52Cr原子束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蔡惟泉;李佛生;王育竹;;慢波结构中的原子束微波谱[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8 刘恒彪;王占山;;纳米光栅结构长度标准研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文丽;叶捷;唐海瑶;周敏;毕志毅;马龙生;徐信业;;调制转移光谱技术在镱原子光钟中的应用[A];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师群;;“激光冷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原子激射器”研讨会[A];Laser Cooling: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and Atom Laser--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华林;Paul阱中单个~(40)Ca~+囚禁和激光冷却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2 张力;量子微腔中冷原子动力学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李国辉;应用于光钟的镱原子激光冷却和囚禁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德智;~(87)Rb和~(40)K玻色费米量子简并混合气体在磁阱和光阱中的操控[D];山西大学;2010年
5 赖振讲;原子-腔-场系统中的量子信息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何明;原子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4年
7 刘彬;极端条件复杂动力学[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8 王春亮;铷原子缀饰态中自发辐射相干效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邬汝宽;多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关课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郝明明;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短阵列合束及光纤耦合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晓光;刀口法测量铬原子光刻中激光冷却温度[D];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王奎龙;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过程控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强;锶原子的激光冷却和囚禁[D];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朱保华;铬原子与激光场的相互作用及其沉积特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中华;代数动力学方法研究量子微腔中的激光冷却[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靖斌;锶光钟磁场的分析、制作与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1年
7 王金芳;量子微腔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动力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东;三种激光冷却机制的理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心亮;用于~(87)Sr冷原子光晶格钟原子冷却装置的塞曼减速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邵辉丽;线型阱微波频标缓冲气体渗透实验研究和高频无极谱灯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国锋;600万年不差1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何健;量子光学的春天[N];江苏科技报;2005年
3 记者  毛黎;激光技术可冷却物体接近绝对零度[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薛冬 通讯员 吴保平;我强场超快激光物理研究获原创性成果[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刘霞;超冷分子研究成新热点[N];科技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霞;德实现光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N];科技日报;2010年
7 常丽君;科学家制造出飞行状态下的反氢原子[N];科技日报;2010年
8 常丽君;超材料制成高定向太赫兹激光器[N];科技日报;2010年
9 朴淑瑜;首台反激光器在美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刘霞;钻石内的亚原子拥有量子记忆[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