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研究预准直狭缝的特征值(横向尺寸及其距离坩埚口的位置)对铬原子束一维横向多普勒激光冷却准直效果的影响,从冷却准直激光场中原子所受到的力入手,利用适当步长的四阶Runge-Kutta算法对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如果预准直后铬原子束的横向速率范围在±3倍捕获速度之外,则横向激光冷却后,铬原子束的横向位置分布将呈现三峰结构;如果预准直后横向速率范围在±3倍捕获速度之内,则横向激光冷却后,铬原子束的横向位置分布将呈现单峰结构。
|
|
|
|
1 |
李传文,蔡惟泉,王育竹;激光冷却在原子束六极磁透镜技术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00年04期 |
2 |
朱保华;张文涛;罗晓曙;;铬原子束的激光冷却机制分析[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3 |
郭奕玲;;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J];物理通报;1998年01期 |
4 |
朱常兴;冯焱颖;薛洪波;周永佳;叶雄英;周兆英;闫树斌;王晓佳;;一种低速、连续、单色性好的冷原子束[J];量子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
5 |
王义遒,李义民,甘建华,陈徐宗,杨东海,刘海峰;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研究在北京大学的进展[J];量子光学学报;1996年03期 |
6 |
王义遒;激光冷却与捕陷原子的方法——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J];物理;1998年03期 |
7 |
李光炬;;激光冷却[J];大自然探索;1990年03期 |
8 |
V·I.Balykin
,V·S·Letokhov
,邓祖淦;中性原子束的激光调控光学[J];物理;1990年08期 |
9 |
王育竹;利用光频移效应实现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中国激光;1981年02期 |
10 |
张刚,胡必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1年诺贝尔物理奖评介[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
11 |
武海斌,姚景芹,常宏,马杰,王波,王海;一种简易的激光冷却和俘获~(87)Rb原子的实验系统[J];量子光学学报;2005年02期 |
12 |
王育竹;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物理;1990年11期 |
13 |
孙广;张晓变;;激光冷却技术及其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应用[J];天中学刊;2010年05期 |
14 |
王玉珠;利用“交流斯塔克效应”实现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中国激光;1980年Z1期 |
15 |
王育竹;利用“交流斯塔克效应”实现激光冷却气体原子[J];科学通报;1980年09期 |
16 |
王义遒;原子的激光冷却与捕陷(I)[J];物理;1990年07期 |
17 |
孙海生;印建平;;固体材料反斯托克斯荧光制冷的理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物理学进展;2007年01期 |
18 |
谢旻,凌琳,杨国建;非简并Λ型三能级原子的速度选择相干布居俘获[J];物理学报;2005年08期 |
19 |
王育竹;徐震;;激光冷却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J];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
20 |
;物理学进展 第25卷 总目录[J];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