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利散射测风激光雷达接收机的研究
【摘要】:介绍了分子散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优化了三通道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自由谱范围、带宽、峰值间隔和有效口径等参数。设计了分子散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的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结构的稳定性。该接收机结构非常紧凑,可以放置在宽度约48cm(19in)、长度550mm的机柜中。具有这种接收机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具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
|
|
|
1 |
舒志峰;唐磊;董吉辉;沈法华;孙东松;窦贤康;CHA H K;;用于测风激光雷达的三通道法布里-珀罗标准具性能分析[J];光学学报;2010年05期 |
2 |
沈法华;顾江;董晶晶;杨洋;孙东松;;瑞利散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校准[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6期 |
3 |
王国成;孙东松;段连飞;舒志峰;;测风激光雷达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参数及其性能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3期 |
4 |
朱金山,刘智深,郭金家;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大气温度测量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5 |
陈一峰;陈娟;;直接测风激光雷达研究[J];中国雷达;2010年01期 |
6 |
孙向阳;关于光纤接续负损耗的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1999年02期 |
7 |
文科,王荣;插卡式OTDR的设计与实现[J];光子技术;2003年04期 |
8 |
全荣华;;OTDR曲线快速准确识别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2期 |
9 |
成煜,李诗愈,陈伟,陆大方;降低多模光纤衰减的技术途径[J];光通信研究;2003年04期 |
10 |
程学武;宋娟;李发泉;戴阳;龚顺生;;双波长高空探测激光雷达技术[J];中国激光;2006年05期 |
11 |
沈法华;舒志峰;孙东松;王忠纯;薛向辉;陈廷娣;窦贤康;;瑞利散射多普勒激光雷达风场反演方法[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
12 |
王国成;孙东松;杜洪亮;康健群;唐磊;舒志峰;胡冬冬;徐文静;董吉辉;;基于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532nm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设计和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4期 |
13 |
王潜;王骐;郑凯;袁易君;;双边缘测风激光雷达法布里-珀罗鉴频器控制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2期 |
14 |
王国成;孙东松;杜洪亮;舒志峰;唐磊;胡冬冬;徐文静;董吉辉;窦贤康;;基于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测风激光雷达探测数据分析[J];中国激光;2011年03期 |
15 |
何兴道;刘娟;史久林;刘建安;方伟;;基于F-P的布里渊散射探测空中目标系统设计[J];航空兵器;2011年04期 |
16 |
吴国锋;红外光纤的研究及应用[J];光通信技术;1991年03期 |
17 |
党利宏,尹树华,杨富印;光纤通信中的散射效应及应用[J];电信快报;2003年04期 |
18 |
夏海云;孙东松;钟志庆;王邦新;董晶晶;沈法华;陈敏;周小林;;应用于测风激光雷达的多普勒校准仪[J];中国激光;2006年10期 |
19 |
刘小勤;胡顺星;翁宁泉;李琛;胡欢陵;张寅超;;瑞利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温度算法分析[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6年06期 |
20 |
张巍,彭江得,刘小明;在瑞利散射影响下分布拉曼光纤放大器噪声特性的解析解和参数优化[J];中国激光;2001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