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易亨瑜胡晓阳陈门雪  
【摘要】:在高反射率的精确测量中,光腔衰荡系统的调节直接影响反射率测量结果的精度。介绍了大口径超高反射率测量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讨论了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因素,理论上估算的测量精度为9.1×10~(-6)。在直腔下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调试,根据衰荡波形的峰值包络线的变化趋势来调节衰荡腔的腔长;根据衰荡波形中相邻奇、偶次脉冲幅值的大小对比调节衰荡光腔的腔镜角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优于7×10~(-6),最大测量误差为1.3×10~(-5),与理论上预计误差在数量级上一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栋;黄云;张斌;杨开勇;;透反射率自动化测量系统设计[J];光学技术;2007年S1期
2 王爱国;;光楔分束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1988年02期
3 常丽萍;沈卫星;林尊琪;;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数字波前拟合算法[J];光学学报;2006年11期
4 秦先明;王风;刘德森;韩艳玲;;方形自聚焦透镜的研制及光学特性测试[J];激光杂志;2006年06期
5 赵云影;赵刚;李大海;鲍丙芳;;光学元件面形的环路径向剪切干涉检测方法研究[J];激光杂志;2007年01期
6 魏茂金;刘德功;黄思俞;赖森财;;磁动式测氧仪中铂丝哑铃球系统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7年02期
7 刘朝山;肖松;师琳;王宏力;刘光斌;;大动态CMOS APS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主要参数设计[J];光学技术;2007年S1期
8 朱凌建;李照锁;刘君华;张钟华;;横向调制偏振光测量导轨直线度[J];光学学报;2009年04期
9 高椿明;毕艳芳;孙启明;周鹰;王占平;;压电技术测量热扩散率的精度分析[J];中国激光;2009年02期
10 胡险峰;;从激光二极管自混合干涉信号重建振动信号[J];中国激光;2009年06期
11 张海涛;;基于光学设计软件的相移点衍射干涉仪建模[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6期
12 郑素珍;;S变换引导的窗口傅里叶变换相位提取[J];光学技术;2011年02期
13 崔东明;冯海友;;菲涅尔透镜间接阴影方法在自发光流场光学显示与测量中的应用[J];爆炸与冲击;1997年01期
14 李宋,吴文权;应用CCD对浓度场的全场瞬时测量[J];物理实验;2004年08期
15 王琰蕾,李明;高精度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6 黄震;刘彬;董全林;;基于激光多普勒技术扭振测量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3期
17 范玲;宋菲君;;微分Haar-Gaussian小波变换在大景深物体边缘测量中的应用[J];光学技术;2006年03期
18 苏星;田维坚;张淳民;;显微成像光谱仪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光学技术;2006年06期
19 徐秀知;冯永茂;邓春健;陈宇;丁铁夫;;一种新的OLED亮度均匀度测试方法[J];光学技术;2007年01期
20 陈风;李双;王骥;郑小兵;;高精度光电探测器的线性测量[J];光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亨瑜;胡晓阳;陈门雪;;超高反射率测量系统的精密调试[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袁平;张宇;;内燃机气道模型的反求和快速成型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解小华;石要武;张爱春;;红外烟草水份测定仪及其数字滤波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4 马东洋;陈景伟;赵羲;徐青;;基于光学测量的小天体接近与撞击自主导航方案设计[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凌雄;黄祥金;张戈;黄呈辉;魏勇;;一种利用透过率和反射率测量折射率的方法[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俊香;张天才;Damien VAN EFFENT ERRE;谢常德;彭墀;;常温下LED串接放大实现QND光学测量[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7 吴朔;沙定国;林家明;周桃庚;陈凌峰;聂亮;;光纤点衍射干涉仪测量凹球面面形[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克;李艳秋;刘景峰;;带有分割遮拦环形干涉图的波面拟合[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程涛;李英骏;黄文忠;鲁欣;张杰;;一种多层膜反射镜反射率的测量方法[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10 侯溪;伍凡;杨力;陈强;;基于Zernike多项式波面拟合中边界误差的影响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玲;调制偏振光在光学精密测量和方位信息传递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2 李爽;基于光学测量的相对导航方法及在星际着陆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左芬;同步移相干涉测量的抗振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玉荣;光折变全息干涉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孔梅梅;人眼光学数字化模型及其光学参数干涉测试方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徐晨;动态干涉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崔天刚;WolterⅠ型反射镜面形检测及成像性能检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陈钦芳;离轴非球面反射镜检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9 常敏;牛奶质量光学检测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廖娟;基于光学测量的曲面冲压件回弹离散补偿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骏;大口径光学元件透反射率测量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崔晓垣;基于光学测量的相对导航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罗勇;光电测量系统跟踪训练模拟器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雯雯;数字全息技术及其在结构变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杨锋涛;相位展开算法及在相位测量轮廓术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晓如;同轴度测量中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7 刘晓会;激光干涉法测量火焰温度[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静;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智能化测量技术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兆江;纸张适印性能及其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10 李晶;高压电力系统电参量光学测量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琦琨;省光学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2 四川 张达 编译;用于光学测量的高灵敏度 放大器和高速响应放大器[N];电子报;2005年
3 马京生;王大珩 茫茫天宇追光电[N];解放军报;2000年
4 记者  董芸;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宋健在西高新调研[N];陕西日报;2006年
5 赵亚辉李超军;不同人眼中不同的神舟[N];人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黎文安;宋健在高新区调研[N];西安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曹莉;小点·小兵[N];酒泉日报;2008年
8 记者张兆军 郑千里;光学摇篮孕育10多项“中国第一”[N];科技日报;2002年
9 ;加强专业建设 培养更多专才[N];消费日报;2006年
10 王春 通讯员 吴兆路 罗倩;我科学家揭示孔雀美丽之谜[N];科技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