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图再现像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吴友朋  王红霞  周战荣  
【摘要】:依据相干成像理论,从分析数字全息系统点扩散函数入手,研究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系统中影响再现像像质的因素。主要分析了对一给定的CCD和记录波长,记录距离对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再现像像质的影响,得出了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应尽量使记录物体靠近CCD,并给出了最小允许的记录距离数学表达式。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建军;王大勇;王华英;陶世荃;;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三维物场重建[J];激光杂志;2007年06期
2 于允平 ,孙金刚;数字全息数据存储—21世纪最有前途的存储技术[J];世界产品与技术;1998年01期
3 钟丽云,张以谟,吕晓旭;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分析模拟及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全息[J];光子学报;2004年11期
4 王艳萍,吕晓旭,钟丽云,罗印龙;一种提高数字全息再现像质量的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1期
5 周灿林,亢一澜,张志锋;小波变换在数字全息中的应用[J];光电工程;2004年07期
6 袁操今,钟丽云,王艳萍,吕晓旭,钱晓凡;离轴数字全息记录条件的研究[J];激光技术;2004年05期
7 王华英;王大勇;谢建军;王广俊;;球面参考光波数字全息的记录条件研究[J];激光杂志;2007年01期
8 曾然,赵海发,刘树田;数字全息再现像中零级干扰噪声消除及图像增强研究[J];光子学报;2004年10期
9 陈林森,周小红,邵洁;一种基于二元位相加密的大信息量数字全息水印[J];光子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惠萍,于佳,王金城,王杨;数字图像处理在激光全息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05年05期
11 张武;;计算机图像处理在全息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11期
12 钟丽云,张以谟,吕晓旭;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记录、再现及实现[J];中国激光;2004年10期
13 ;我校“数字全息立体图像打印机”项目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验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4 张晋鲁;张国梁;吐尔逊;;一种同轴数字全息实验的设计和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2期
15 吕晓旭,张以谟,钟丽云,罗印龙,佘灿麟;相移同轴无透镜傅里叶数字全息的分析与实验[J];光学学报;2004年11期
16 吕且妮,葛宝臻,张以谟;数字全息再现像质的影响因素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5年01期
17 吕且妮,葛宝臻,张以谟;数字同轴和数字离轴全息系统分析[J];光电工程;2005年02期
18 戚文静,赵敬;基于数字全息的图像置乱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5期
19 潘锋;肖文;常君磊;王大勇;;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数字全息合成孔径方法(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5期
20 夏海廷;郭荣鑫;樊则宾;杨邦成;钱晓凡;程赫明;;数字全息法测量透明物体变形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友朋;王红霞;周战荣;;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图再现像质的影响因素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2 罗婷;王大勇;王云新;张亦卓;赵洁;孟璞辉;;指纹采集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臧金亮;王波;张岩;;数字全息重建过程中相位偏移的矫正[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张亦卓;王大勇;王云新;陶世荃;;数字全息中的量化误差分析和消除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羽佳;江竹青;王喆;程国锋;伍江涛;;双波长数字全息三维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魏润杰;申功炘;丁汉泉;;数字全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7 刘惠萍;王金城;于佳;;激光全息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迟佳囡;;数字全息特性的分析及再现像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许蔚;;数字全息光弹方法改进研究[A];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与应对[C];2011年
10 李璐杰;王晓雷;翟宏琛;;基于脉冲数字全息的单脉冲太赫兹波场的实时探测[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俊;数字全息技术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赵洁;微结构相衬成像的数字全息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马利红;数字全息显微成像像质优化及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亦卓;生物样品的数字全息显微相衬成像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翁嘉文;动态定量相衬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技术[D];暨南大学;2012年
6 宋庆和;数字全息检测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吕且妮;数字全息技术及其在粒子场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钟丽云;数字全息的基本问题分析及实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刘青;数字相移干涉术中图像处理和波前再现误差的分析及校正算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李勇;相位测量轮廓术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锋;微结构表面三维形貌测量的数字全息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邓丽军;大视角无噪声数字全息技术与理论[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雷莎;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4 王艳;数字全息显微中的相位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殷玉娟;微结构表面形貌测量的数字全息显微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彭晓晴;基于数字全息显微的正弦位相光栅数值重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丽婷;微光光子计数数字全息方法及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乐;同轴数字全息技术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胡振华;混合编程在数字全息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马骁;数字全息及其彩色再现像实现方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我国防伪技术的发展方向[N];中国包装报;2001年
2 朱仁康;上海光电子产业链初步形成[N];中国电子报;2002年
3 凯文;我国防伪标识重点发展方向[N];中国包装报;2002年
4 陈希荣;包装印刷防伪技术及其应用研究[N];中国包装报;2009年
5 记者 王刘芳;首款“北京”牌轿车昨日株洲下线[N];北京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