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在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Ⅳ期、V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如下: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忌食植物蛋白,蛋白摄人为0.8~1 g(kg·d),适当锻炼;予氯沙坦钾胶囊等控制血压、予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予他汀类或贝特类调控血脂等。对照组采用口服黄葵胶囊,每次5粒(2.5g),每日3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共观察4周。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方法:①肠道清洗:用结肠透析机将过滤水加温至37-39℃,用水约1~2L,用来清洁肠道,以粪便排净为止。②结肠透析:用浓度1.5%腹膜透析液加温至37~40℃进行透析,根据设定的透析参数及患者的耐受程度来判断透析液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共需时约2小时。③中药保留灌肠:排空肠内透析液后,将自拟的结肠透析基本方:生大黄15g,蒲公英30g,六月雪20g,煅牡蛎30g,丹参30g。结合中医辩证加减:感冒咽痛者加金银花15g、牛蒡子15g,阴虚者加生地10g、山萸30g,气虚加黄芪30g,血瘀较重者加天丁10g;将拟定的方剂共煎至400ml(贵州省中医医院煎药室配制),中药温度控制在37~39℃,用自动结肠透析机进行高位结肠保留灌肠,依患者耐受程度,尽量将时间延长至1.5~2h以内以保证透析充分性,隔日1次,4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患者症状、SCr、BUN、和24h尿蛋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SCr、BUN、24h尿蛋白及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较传统药物保留灌肠相比,前者增加了中药与肠黏膜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达到透析的充分性;中药透析液配制选药灵活、辨证施方,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DN的优势,故序贯式中药结肠透析对DN症状及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延缓,值得深入探讨。
|
|
|
|
1 |
潘勤;庆大霉素致急性肾衰1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1993年03期 |
2 |
文斌,孙明;轻症尿毒症胃肠透析与结肠透析的临床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2期 |
3 |
王海涛,陈椰,黄远航,王寅,张虹,童俊容,朱起之;清热利湿益气活血法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年04期 |
4 |
张振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哀竭的一些体会[J];川北医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
5 |
贾连林;急性氯化高汞中毒死亡病例讨论[J];中国职业医学;1992年01期 |
6 |
周丽;;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2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03期 |
7 |
;中西医结合抢救严重创伤后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报告[J];新医学;1973年07期 |
8 |
倪艳霞;;发热、腹泻、无尿、休克1天[J];中国社区医师;1992年09期 |
9 |
蒙向欣;吴立友;;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7年03期 |
10 |
马永江;赵庶忠;;结肠透析及离子交换法治愈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J];人民军医;1966年03期 |
11 |
罗宗彝;谢世山;;中西医结合治愈鲩鱼胆中毒两例总结[J];海南医学;1975年01期 |
12 |
陈光东;;急性鱼胆中毒30例临床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1978年04期 |
13 |
罗桂香,侯连兵,陈志良,何元满;胰岛素临床新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年09期 |
14 |
罗淑芳;CCL_4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
15 |
程相岭,江正辉,彭罗明;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16 |
夏宗彦;;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二例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4期 |
17 |
刘宁,赵志新;斑蝥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06期 |
18 |
颜炳铅;急性生鱼胆中毒6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1995年06期 |
19 |
龚莉,智淑清,李蔚;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急性肾功能衰竭28例预后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6年02期 |
20 |
谢岳锐,谢世生,罗宗如,黄炽良,毕宪强;治愈鱼胆中毒8例综合报告[J];新医学;197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