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吴璧如,徐云飞,郑幼凤,胡永炎,陆杰;镱的奇宇称自电离谱[J];物理学报;1990年07期 |
2 |
吴璧如,张森,陆杰,胡素芬,邱济真,孙家祯;Sr(5p_(1/2)nd)_3自电离谱的测定[J];物理学报;1986年07期 |
3 |
陆杰,胡素芬,封荣,冷光垚,孙家祯,徐云飞;Sr原子5p_(1/2)ns系列自电离谱的观察和测定[J];物理学报;1985年12期 |
4 |
胡素芬,张森,陆杰,邱济真,孙家祯;Sr原子自电离谱线的观察和分析[J];光学学报;1986年10期 |
5 |
屈卫星,徐至展,张文琦;强激光场下的双光子自电离理论[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
6 |
吴璧如,张森,钟建伟,邱济真,胡素芬,陆杰,孙家祯;用多步激发技术测定锶的(5p(3/2)ns)_1及(5p3/2nd)_3自电离谱[J];物理学报;1987年04期 |
7 |
陈荣清,徐至展,姚关华,余玮;包含自电离过程的阈上离化[J];物理学报;1990年06期 |
8 |
陈荣清,姚关华,徐至展;高阶离化对强激光场诱导自电离的影响[J];物理学报;1990年06期 |
9 |
吕俊,戴长建,李从奇,许旭恒,刘正东,唐景昌;Ba原子6pns(J=1)自电离Rydberg系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
10 |
姚关华,徐至展;强激光场诱导自电离中的相干效应[J];物理学报;1988年11期 |
11 |
胡畏,方渡飞,王炎森,陆福全,汤家镛,杨福家;包含激发-自电离的类锂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J];物理学报;1993年09期 |
12 |
金明星,丁大军,刘航,潘守甫;锡原子5pnp(3/2,3/2)_2和5pnf3/2[5/2]_2自电离Rydberg光谱[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
13 |
吕俊,戴长建,李从奇,徐云飞,刘正东,唐景昌;钡原子6p3/2ns自电离里德伯态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0年07期 |
14 |
赵力耕,徐至展;原子自电离能级的半经验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86年04期 |
15 |
胡素芬,张森,陈星;Eu原子4f~76s(~7S)np系列自电离谱的观察和测定[J];物理学报;1990年09期 |
16 |
冯健,宋同强,肖成章;多光子电离的强场效应(Ⅰ)──强激光诱导自电离[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17 |
金石琦,徐至展;Nb~(30+),Na-like离子自电离速率和自电离分支比[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7年04期 |
18 |
沈俊锋,徐云飞,吴璧如,郑幼凤,陆杰,王云仙;Yb的激光三步激发自电离谱[J];物理学报;1992年05期 |
19 |
戴长建;镁原子自电离3pns态的能级位置和宽度[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5年S1期 |
20 |
李从奇,戴长建;Mg原子3p3/2nd系列自电离分支比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