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周湾许凤仙潘志祥邱志刚倪兆华  
【摘要】:2007-2009年在浙江杭州对三叶斑潜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范围内该虫的分布已很广,可与其他斑潜蝇混合发生。春夏季以美洲斑潜蝇为害为主,6月是为害盛期。秋冬季为多种斑潜蝇混合为害,9月是混发盛期,期间以三叶斑潜蝇为害占多数。目前查到有13种寄主作物受三叶斑潜蝇为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学锋,黄华章,张文吉;斑潜蝇的室内饲养与毒力测定方法[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7年03期
2 刘昌权,喻泽懿;斑潜蝇类害虫药效调查方法——查蛹法[J];植物医生;2001年02期
3 喻泽懿,宋家玲,刘昌权,夏忠敏,张忠民;贵阳市斑潜蝇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初报[J];耕作与栽培;1997年05期
4 崔元玗,杨华,马俊义,范咏梅,曾小英;温室蔬菜斑潜蝇的发生危害及防治[J];新疆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5 薛福连;介绍防治斑潜蝇的几种新型特效农药[J];植物医生;1999年04期
6 丁伟,周亦红,赵志模;斑潜蝇抗药性的几种监测方法[J];植物检疫;2000年02期
7 张忠民,夏忠繁,喻泽懿,刘昌权,杨世敏;贵州省检疫性斑潜蝇危害的产量损失研究[J];植物医生;2001年05期
8 刘淑杰;崔四川;;温室菜豆生产中斑潜蝇的综合防治[J];吉林蔬菜;2006年03期
9 王音,问锦曾;三叶草斑潜蝇发生动态及检疫[J];植物检疫;1995年01期
10 李学锋,黄华章,张文吉,姜士聚;国外三叶草斑潜蝇的综合防治[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7年02期
11 陈应国;黄板防治斑潜蝇应得法[J];云南农业;1999年07期
12 王荣洲,陈品南,荣璐琪;浙江省斑潜蝇寄生天敌初探[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年05期
13 鲍安兴;斑潜蝇寄主植物调查结果初报[J];植物医生;2002年05期
14 赵红陆;危害黄瓜的斑潜蝇及其综合防治[J];西北园艺;2004年07期
15 王京安;防治斑潜蝇特效药剂20%斑潜净微乳剂[J];现代农业;1999年07期
16 袁东征;蔬菜斑潜蝇无公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02年10期
17 许凤仙;徐文;吴耀;林小杨;;杭州地区检疫性有害生物三叶草斑潜蝇发生调查[J];杭州农业与科技;2008年06期
18 许方程,陈再廖,吴永汉,姜周铎;防治斑潜蝇药剂筛选简报[J];长江蔬菜;1998年02期
19 王京安;防治斑潜蝇特效药剂20%斑潜净微乳剂[J];湖北植保;1999年02期
20 ;几种防治斑潜蝇的特效农药[J];吉林农业;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湾;许凤仙;潘志祥;邱志刚;倪兆华;;三叶斑潜蝇发生特点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2 陈文龙;李子忠;郅军锐;顾丁;柳琼友;;贵州斑潜蝇和天敌种类及生态学研究[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相君成;雷仲仁;;美洲斑潜蝇与南美斑潜蝇和三叶斑潜蝇种间竞争的初步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4 但建国;陈菊培;;海南省三叶草斑潜蝇发生趋势分析[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赵永旭;商晗武;黄特跃;周京花;崔旭红;李红亮;俞晓平;;三叶斑潜蝇及近似种的PCR—RFLP快速鉴定方法[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春燕;曾玲;陆永跃;;温度对三叶草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3[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董慈祥;杨青蕊;胡树香;任兰花;高志民;李福亮;王希国;柴永军;刘子昌;刘志刚;;美洲斑潜蝇发生及其防治的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小娟;邢海洪;李桂花;孟金水;;爱福丁兼治蚜、螨、斑潜蝇的药效试验[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顾丁;陈文龙;柳琼友;;甘蓝潜蝇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素清;赵兰鸰;谭家兴;李刚;谢成伦;彭炜;;运用GIS系统预测四川省两种斑潜蝇的发生状况[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林楠;三化螟和斑潜蝇发生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弘;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时敏;几种斑潜蝇的超微结构及rDNA ITS序列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3 彭华;甘蓝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4 刘军和;宁夏斑潜蝇的发生及防治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5 郎法勇;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其生物学生态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张明;高温处理对温室黄瓜四种害虫生存能力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战利;陕西省设施蔬菜农药使用现状调查及病虫害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冯红云;潜蝇姬小蜂的生物学和对植物挥发物的趋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9 徐世新;美洲斑潜蝇寄生蜂芦苇格姬小蜂Pnigalio Phragmitis的生物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10 刘晓英;黑龙江省东部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士花;蔬菜斑潜蝇[N];山西科技报;2002年
2 北京市农科院 黄仲生;斑潜蝇为何如此严重[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山东省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注意查治美洲斑潜蝇[N];河南科技报;2010年
4 何飞;如何消灭大棚蔬菜斑潜蝇[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郭贵明;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0年
6 王君;不要忽视斑潜蝇危害[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7 王玉堂;温室蔬菜严防美洲斑潜蝇[N];山东科技报;2008年
8 王萍;防治黄瓜潜叶蝇[N];云南科技报;2006年
9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孙跃先;小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7年
10 柏斌 李艳芬;昆明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 专家提出应对措施[N];中国花卉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