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椰心叶甲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的生物学与生理学基础

彭正强  陈青  金启安  唐超  温海波  
【摘要】:植物不仅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及其它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而且对植食性昆虫的天敌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天敌对植食性昆虫控害作用的有效性。昆虫/寄生蜂选择寄主的过程包括行为和生理接受两个部分,行为接受是重要的前提,生理接受则是在行为接受的基础上对寄主的进一步适应和选择。探讨昆虫/寄生蜂对寄主嗜好的程度和适应机制,揭示害虫为害和寄生蜂控害的行为机制,为筛选植物抗性品种及更适合目标防治区的寄生蜂种类和寄生蜂的效能评估与保护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明辉;骆雪莲;黄静;马沛沛;;应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初报[J];山东林业科技;2011年01期
2 苏震;邓柳红;易小平;肖苏生;张春发;;椰心叶甲的生物防治[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02期
3 周焕起;马子龙;覃伟权;;量化管理在椰心叶甲寄生蜂生产中实施的成效[J];热带林业;2008年01期
4 李朝绪;覃伟权;黄山春;韩超文;马子龙;彭正强;;海南利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8年01期
5 钟义海,刘奎,彭正强,伍筱影,赵志英,吴坤宏;椰心叶甲——一种新的高危害虫[J];热带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6 覃伟权;陈思婷;黄山春;李和帅;;椰心叶甲在海南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6年01期
7 陈义群,黄宏辉,林明光,王书秘,彭正强,吕宝乾;椰心叶甲在国外的发生及防治[J];植物检疫;2004年04期
8 陈义群,黎仕波,黄宏辉,王书秘,周泉;越南、瑙鲁、马尔代夫等国发生椰心叶甲[J];植物检疫;2004年01期
9 赵志英,林奖,殷应州;几种农药防治椰心叶甲的效果比较[J];热带林业;2003年03期
10 温代贤;公路绿化养护中椰心叶甲虫害的防治方法[J];公路;2004年06期
11 周荣,曾玲,陆永跃,梁广文,崔志新;温度对椰心叶甲取食量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2 李洪,吕宝乾,符悦冠,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13种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效果比较[J];热带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13 ;海南用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5年04期
14 海信;;海南计划五年内消除椰心叶甲虫害[J];农药市场信息;2005年04期
15 ;椰心叶甲使海南椰子大幅减产[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6年09期
16 彭艳;熊惠波;许讦;牛勇;周建南;彭正强;陈青;唐超;温海波;;泰国椰心叶甲防治技术考察[J];中国热带农业;2008年03期
17 王明泽;;阻截椰心叶甲 切莫着急喊“赢”[J];今日海南;2009年12期
18 ;海南椰心叶甲被有效遏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4年02期
19 陈义群,黄宏辉,林明光,王书秘,沈有孝,李洪,吴坤宏,包燕,彭正强,吕宝乾,钟义海;椰心叶甲在海南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检疫;2004年05期
20 钟义海,伍筱影,刘奎,赵志英,彭正强 ,吴坤宏;椰心叶甲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热带作物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正强;陈青;金启安;唐超;温海波;;椰心叶甲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的生物学与生理学基础[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陈青;金启安;彭正强;唐超;温海波;;椰心叶甲及其寄生蜂的寄主选择性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朝绪;覃伟权;黄山春;马子龙;孙晓东;张振华;余凤玉;;垫跗螋对椰心叶甲及其寄生蜂的日常选择反应[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4 马国峰;赵冬香;万树青;高景林;王爱萍;黎荣欣;;椰心叶甲成虫对不同发育状态椰树叶片的行为反应[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5 吴青;梁广文;陆永跃;曾玲;;椰心叶甲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规律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赵修复;;我国寄生蜂分类研究概要[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7 赵紫华;王颖;贺达汉;;麦蚜及寄生蜂种群对农业景观格局的响应及关键景观因子[A];第二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青;曾玲;梁广文;;椰心叶甲的生态学及种群控制研究5[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吴青;曾玲;梁广文;;椰心叶甲致病绿僵菌的分离、筛选、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控效果[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龚和;王方海;;从生理及分子水平研究寄生蜂和寄主间相互关系的进展[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两种卵育型寄生蜂的寄主取食对其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以及营养生理机制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2 王九辉;绿僵菌MA3对椰心叶甲的致病性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3 姚艳霞;寄生于林木食叶害虫的小蜂分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马玲;黑龙江省小蠹虫寄生蜂区系及控制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鲁睿;苏云金杆菌和麦蛾柔茧蜂对印度谷螟的联合控制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仇兰芬;危害果树的重要害虫[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7 朱家颖;蝶蛹金小蜂毒液分子特性及其调控寄主分子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陈亚锋;寄生蜂与非适应性寄主之间的发育和免疫互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焦懿;植物次生物质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控制作用[D];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
10 石宇;不同类型寄生蜂翅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曼丽;影响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次生性比的关键因子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2 田晓霞;草地螟寄生蜂及其对寄主种群的控制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吴素蓉;两种金纹细蛾寄生蜂对外源营养反应及寄主虫龄分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志明;椰心叶甲啮小蜂耐热性机理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5 辛星;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对其交配和寄生行为的影响[D];海南大学;2010年
6 丁福章;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防治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徐利;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高艳;寄生蜂形态特征和28SrDNA序列与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闫旭;寄生蜂防治落叶松食芽蛾种群模型稳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0 原志华;黑龙江省几种齿小蠹的寄生蜂区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颜梅;海口染病椰树重露新叶[N];海南日报;2007年
2 廖述毅;防治椰心叶甲切忌“大意失荆州”[N];海南日报;2006年
3 陈超刘湘洪 田婉莹;二○一○年基本控制椰心叶甲[N];海南日报;2007年
4 苏建强;低温伤了寄生蜂 椰心叶甲再肆虐[N];海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田婉莹;阻截椰心叶甲 海南赢了![N];海南日报;2009年
6 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慕立忠;我省释放1.7亿头寄生蜂[N];海南日报;2011年
7 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麦匡耀;琼海椰心叶甲疫情反弹属正常范围[N];海南日报;2011年
8 邓建华;椰心叶甲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N];海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吴棉 特约记者 郑善;文昌椰心叶甲疫情再告急![N];海南日报;2005年
10 邓建华王颜梅;椰叶大面积枯黄主因是寒害[N];海南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