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害虫生防作用物对本土非靶标生物的潜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摘要】:自1889年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防治严重为害柑橘园的吹绵蚧取得极大成功以来,到上世纪末全世界已引进5000多种次生防作用物防治外来有害节肢动物。大量成功实践证明,从原产地引进专食性天敌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而持续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途径。但几起引进的天敌攻击本土非靶标生物的案例(即非靶标效应),尽管只占很少比例(1%),但少数自然保护学家对传统生物防治实践提出了质疑,认为传统生物防治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不提倡开展。但大多数生物防治认为,传统生物防治在治理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须充分重视其潜在风险,改进风险评估方法,提高风险预测水平。
|
|
|
|
1 |
F.J.SIMMONDS;D.J.GREATHEAD;曹骥;;害虫进入新区问题[J];植物检疫;1984年02期 |
2 |
刘刚;;使用甲维盐产品应注意保护非靶标生物[J];农化新世纪;2007年09期 |
3 |
王立浩;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在北京等地辣椒上暴发[J];中国蔬菜;2003年05期 |
4 |
祁志军,胡兆农,时春喜,吴文君,李恩才;0.2%苦皮藤素乳油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5 |
戴霖,杜予州,鞠瑞亭,顾杰;危险性害虫西花蓟马的传播现状[J];华东昆虫学报;2005年02期 |
6 |
史应武;娄恺;李春;;植物内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09年06期 |
7 |
郝晓娟;刘波;谢关林;肖荣凤;陈璐;;铜绿假单胞菌FJAT-346对番茄枯萎病的生防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8 |
;我国新发现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J];昆虫知识;2003年04期 |
9 |
吴青君;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生物学、为害及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5年07期 |
10 |
余守武;杨长登;李西明;;我国稻水象甲的发生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06年06期 |
11 |
刘佰明;徐维红;胡学雄;白义川;谷希树;;为何应采用人口统计学及模型方法评价农药对生防作用物的影响[J];世界农药;2008年S1期 |
12 |
岳东霞;张要武;;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的生防作用[J];华北农学报;2009年05期 |
13 |
万方浩,叶正楚,Peter Haris;生物防治作用物风险评价的方法[J];中国生物防治;1997年01期 |
14 |
朱国仁;;外来入侵生物-B型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05年S1期 |
15 |
江木兰;赵瑞;胡小加;万霞;张银波;;油菜根圈枯草芽孢杆菌Tu-100抗真菌范围和防治作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年03期 |
16 |
李桥;徐静;张绍勇;张旭;陈安良;;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英文)[J];Plant Diseases and Pests;2010年04期 |
17 |
张晓丽;小议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8 |
杨海君,谭周进,肖启明,何可佳;假单胞菌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3期 |
19 |
卢昕;黄贵修;;植物内生细菌生防作用研究进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20 |
王俊芳;王淼;郭妍伟;王刚;;芝麻内生细菌G10菌株对芝麻立枯病的生防作用[J];北方园艺;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