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百合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观赏植物的化感作用

董小艳  程智慧  
【摘要】:用滤纸收集根系分泌物的方法,研究了波利安娜和白狐2个百合品种(供体)根系分泌物对莴苣、金鱼草、千日红、满天星等园艺植物(受体)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波利安娜百合根系分泌物对莴苣和满天星的根长和侧根数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但对这两种受体植物的其他指标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金鱼草的化感抑制作用除发芽率和根鲜重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均达显著水平;对千日红的化感抑制作用(根鲜重除外)达显著水平。因此莴苣和满天星可作为波利安娜百合的后茬作物;白狐根系分泌物对4种园艺植物的化感作用总体上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白狐百合后茬不宜种植这4种园艺植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易晓洁;陈秋波;杨礼富;袁坤;钟淦彬;王真辉;;假臭草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初步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07期
2 张顺捷;马凤鸣;石振;侯静;;大豆苗期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作物杂志;2008年04期
3 吕霞;张汉波;张婷;杨明挚;;紫茎泽兰根分泌物的化感潜力[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高红春;李富恒;周艳丽;;植物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5 张顺捷;马凤鸣;王玉波;石振;;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6 刘易;蒋桂英;简健平;关建伟;;加工番茄根系分泌物自毒效应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7 刘新虎;赵小亮;万传星;张利莉;;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苗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9年04期
8 周艳丽;王艳;李金英;薛艳杰;;大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5期
9 何海斌;陈祥旭;林瑞余;林文雄;何华勤;贾小丽;熊君;沈荔花;梁义元;;化感水稻PI312777苗期根系分泌物中化学成分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2期
10 李瑞华;郭霞;黄晓亚;李亚雄;朱建兰;;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杂草的化感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11 耿广东;张素勤;程智慧;;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莴苣化感作用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9年06期
12 刘成;马凤鸣;吴蕾;王蝉蝉;王安娜;李业成;;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化感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13 聂呈荣;甄畅迪;杨宣华;邓日烈;李梅;杨瑜蓉;;三裂叶蟛蜞菊根系分泌物对菜心的化感作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4 王科;周冀衡;柳均;邓小刚;杨虹琦;李春林;柳立;牛丽娜;;烟草根系分泌物化感潜力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戚建华,梁银丽,梁宗锁;嫁接黄瓜地上部的南瓜根系分泌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5年02期
16 王紫娟;刘万学;蔡静萍;万方浩;吕国忠;;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对旱稻的化感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6期
17 周艳丽;程智慧;孟焕文;;大蒜根系分泌物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化感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18 周宝利;陈志霞;杜亮;谢玉宏;叶雪凌;;不同抗病性茄子根系分泌物对黄萎菌的化感作用[J];生态学报;2011年14期
19 邵财;王英平;许世泉;李昌禹;卢淑波;;人参根系分泌物对其根源愈伤组织化感效应研究[J];中药材;2009年12期
20 张辉;黄鹏;柴强;任强;;不同供水水平下小麦根系分泌物及典型化感物质的生物学效应[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艳;程智慧;;百合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观赏植物的化感作用[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元菊丹;冯凯;齐军山;张博;李林;徐作珽;李长松;曲志才;;大蒜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3 王树起;韩晓增;;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化感效应[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沈硕;王舰;;植物与微生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控制中的作用[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明;周晓燕;卢展宏;李玲梅;;广金钱草营养体的化感作用[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董立尧;李俊;徐衡;;前茬作物残体对后茬杂草的化感作用研究[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曲波;王承旭;陈旭辉;翟强;;刺萼龙葵种子提取物对白菜种子及幼苗化感作用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8 沈慧敏;;天然草地有毒植物黄花棘豆化感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曾任森;骆世明;;化感作用研究动态和对我国化感作用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10 韩丽梅;王树起;鞠会艳;阎雪;阎飞;杨振明;;大豆根茬腐解产物的种类及其化感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强;化感作用对复合群体根区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2 周艳丽;大蒜(Allium sativum L.)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及化感物质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茜;渭北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核桃化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莉;加拿大蓬化感作用及抑菌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陈磊;西芹根物质与挥发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及化感物质分离纯化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6 税军峰;柳枝稷化感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7 耿贵;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碳、氮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玉彦;设施黄瓜不同种植模式及其土壤修复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芳;茄子连作障碍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张江红;酚类物质对苹果的化感作用及重茬障碍影响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艳;百合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观赏植物的化感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雷锋杰;人参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志宏;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物及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4 李瑞华;红豆草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5 董沁方;百合(Lilium)植株水浸液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商闫;黄顶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活性成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波;西芹干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晓芳;白三叶草潜在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与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徐鹏;百合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及化感物质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冯娜;瑞香狼毒叶化感作用及其植物源农药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邹淑玲 通讯员 詹文理;发掘植物化感潜力 发挥神奇化感作用[N];广东科技报;2004年
2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生物间是相生相克关系[N];农资导报;2011年
3 赵杨景;药用植物栽培不可忽视植物化感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水库池塘养鱼技术[N];湖北科技报;2002年
5 余宏章;大棚种菜 严防“四害”[N];农民日报;2001年
6 郭巧生;合理利用土地种植中药材[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综合措施助桃树克服再植障碍[N];河南科技报;2009年
8 淮阳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吴天明;花生覆膜种植的误区及应对措施[N];河南科技报;2010年
9 胡良惠;老果园冬改注意“新植病”[N];山西科技报;2003年
10 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翔;烟田土壤改良方式与建议[N];河南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