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拥军,苏加楷;苜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RAPD标记[J];草地学报;1998年02期 |
2 |
周霞,李宁,张劳,崔庆为;利用RAPD标记分析鸵鸟种群的遗传变异[J];遗传;2001年05期 |
3 |
彭建营,束怀瑞,彭士琪;用RAPD技术探讨中国枣的种下划分[J];植物分类学报;2002年01期 |
4 |
祁建民,周东新,吴为人,林荔辉,方平平,吴建梅;RAPD和ISSR标记检测黄麻属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12期 |
5 |
邓琳琼;张奎;黄凯丰;陈庆富;;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6 |
李翠翠;郭立忠;卢伟东;董伟;;RAPD和SRAP分子标记在真姬菇菌种鉴定中的应用[J];食用菌学报;2009年01期 |
7 |
邓琳琼;张奎;黄凯丰;陈庆富;;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1期 |
8 |
张盛林;孙远航;;白魔芋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
9 |
杨星;杨军峰;汤明亮;彭智;赵兴高;曾可为;蔡焰直;邵雪玲;刘思阳;;斑鳜种内遗传多态性以及与翘嘴鳜的分子鉴别[J];水生生物学报;2007年06期 |
10 |
白丽萍,李景鹏,陈瑶生;猪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1 |
刘建锋;肖文发;;濒危植物崖柏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2 |
刘丽;李晓娜;汤恩普;;运用RAPD技术分析3种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3 |
姜凌,尤瑞麟,李懋学,时晨;银杏性别相关分子标记(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6期 |
14 |
吴华杰;徐燃;万定荣;陈雁;;景天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5 |
杨隽,李云龙,李馨,孙孝文;RFLP、RAPD及其遗传标记[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2期 |
16 |
李汝刚;朱莉;伍宁丰;范云六;伍晓明;钱秀珍;;我国芥菜型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初探[J];生物技术通报;1997年05期 |
17 |
李发芳,罗正荣,蔡礼鸿;RAPD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J];果树科学;1998年03期 |
18 |
章彦,金芜军,李莹,刘学义,方宣钧;与大豆孢囊线虫病抗性相关的RAPD标记[J];高技术通讯;1998年11期 |
19 |
沈向,郭卫东,任小林,李嘉瑞,郑学勤;用RAPD再探核果类果树间亲缘关系[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20 |
李斌,鲁成,周泽扬,向仲怀;家蚕RAPD的多态性与稳定性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