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对昆虫幼虫中肠侵染的初步观察

刘祖强  朱应  齐义鹏  
【摘要】:正本文通过改造了的适合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ac-to-Bac系统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gfp)的重组病毒,利用绿色荧光蛋白监测了多角体基因启动子驱动的基因的表达情况,有望为重组病毒在实际应用上的可行性提供新的证据。Bac-to-Bac系统是Luckow等在1993年建立的由转座子介导的杆状病毒重组策略,它改变了必须利用真核细胞培养病毒的传统,只要在大肠杆菌中就可复制出杆状病毒有全感染性的重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晓玲;魏美才;夏春兰;;昆虫杆状病毒的研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2 李坚;王敦;;生物防治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9年04期
3 吕蓓;;重组杆状病毒试验[J];生物技术通报;1997年01期
4 刘永平;王方海;苏志坚;李广宏;;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研制与应用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6年01期
5 范晓军;许成钢;柴宝峰;王伟;梁爱华;;温度和pH值对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的毒力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年03期
6 曹建斌;范晓军;付月君;梁爱华;;重组杆状病毒Ac MNPV-BmKIT-vcath的构建及毒力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云龙;孙新城;张莉;韩洁;陈小科;邓黎黎;黄欣;;杆状病毒在害虫控制中的应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8 郭君慧,杜昌升,彭建新,洪华珠;重组杆状病毒安全性及其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2003年01期
9 Rachael E.Hawtin;万树青;;杆状病毒杀虫剂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1993年03期
10 俞燕芳;李兵;查宏贤;王文兵;许雅香;沈卫德;;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2009年02期
11 梁布锋;基因工程杀虫技术的进展[J];自然杂志;1998年04期
12 常洪雷;梁革梅;王桂荣;于宏坤;吴孔明;郭予元;;棉铃虫中肠Cry1A受体蛋白氨肽酶N1在Tn细胞系的表达[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13 黄淑娟;迟名;毛钟鸣;王世贵;马小梅;;pH对红褐斑腿蝗中肠主要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9年03期
14 农广,庞义;重组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1996年06期
15 ;生物防治[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6期
16 钟国华,胡美英,林进添,徐伟松,马安勤;闹羊花素-Ⅲ对菜粉蝶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7 张雅林,周越,张志勇;斑蝥素对粘虫和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3年03期
18 刘德立,段媛媛,齐义鹏;双拷贝v-cath基因的重组HaNPV的构建及毒力分析[J];中国病毒学;2003年03期
19 史翠红;宋萍;王勤英;杨君;崔龙;孔繁芳;;嗜线虫致病杆菌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7年03期
20 张霞;李国勋;郭巍;;甜菜夜蛾肠粘蛋白cDNA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祖强;朱应;齐义鹏;;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对昆虫幼虫中肠侵染的初步观察[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曹建斌;范晓军;梁爱华;;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的杀虫活性和安全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吴金美;Hong T.;S.B.Braunagel;M.D.Summers;;利用URF-13基因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rAcNPV-23URF13对甘蓝银纹夜蛾Trichoplusiani的杀虫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靖志强;张佑红;;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悬浮昆虫细胞感染策略优化及放大试验[A];2009’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暨生物农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薛贵收;肖娱玉;朱江;浦冠勤;;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蚕学会桑树病虫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林思诚;任惠;梁云芳;崔锡明;章宁;;根据中肠病变程度估计松毛虫CPV产量和采收时机[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彭鑫鑫;闸雯俊;何瑞锋;陆婷婷;祝莉莉;何光存;;褐飞虱中肠基因表达谱分析[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蒋时察;孙宏珍;;苏云金杆菌杀虫效果与虫态及中肠pH的相关性探讨[A];杀虫微生物[C];1992年
9 王贻莲;李国田;高雯;杨合同;张广志;;活体类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A];山东农业微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效良;李随院;霍绍棠;;棉蚜体表微生物对弗氏虫霉侵染的影响[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小平;重组昆虫杆状病毒高水平表达系统的建立和蜘蛛毒素基因(ω-ACTX-Hv2a)的合成表达及其杀虫效果的评价[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2 郭忠建;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SNPV)ORF5、ORF28和ORF29基因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静;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种子杀虫活性物分离、纯化及作用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赵娟;梨果实愈伤组织对致腐真菌侵染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侯松旺;两种快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的建立及棉铃虫病毒基因组中orf107和orf135的鉴定和初步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6 徐丽娜;Cry1Ab抗性亚洲玉米螟对不同Bt毒素的交互抗性及其产生的分子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刘华;格氏线虫表皮免疫抑制蛋白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8 林生;果蔗对梢腐病病原菌Gibberella fujikuroi侵染的分子响应[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张锴;受松材线虫侵染的马尾松抑制消减文库构建与表达谱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毕明娟;B型烟粉虱诱导的烟草防御信号途径及B型烟粉虱和烟蚜对烟草防御反应的生理适应性差异[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兴鲁;斜纹夜蛾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测定[D];苏州大学;2011年
2 胡刘洋;水稻条纹病毒编码蛋白在Sf9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聂婷婷;茶毛虫NPV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和含东亚钳蝎毒素基因重组HearSNPV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6年
4 田彩红;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ORF115a和ORF12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王俊华;小菜蛾Cry1Ac靶标受体氨肽酶N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黄美英;水稻瘤矮病毒P8和Pns10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的表达[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7 李绪友;昆虫围食膜蛋白抗体对杆状病毒感染性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礼中;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表达、抗体制备及检测利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薛贵收;SpltMNPV重组病毒的构建和SpltMNPV-JP-G_(1-2)iap基因的克隆[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范佳;麦长管蚜嗅觉相关蛋白Gqα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州科技局供稿;当前西瓜枯萎病综合防治措施[N];博尔塔拉报;2010年
2 衡水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张永强;如何防治葡萄白腐病[N];河北科技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黄立会;喷药防病莫放松 叶片呵护到深秋[N];运城日报;2010年
4 辛集市植保站 陈书乔;及早做好棚室番茄灰霉病的防治[N];河北科技报;2010年
5 记者 孟军;消灭矮槲寄生 确保云杉常青[N];青海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兆勇;春马铃薯晚疫病偏重[N];农资导报;2011年
7 衡水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张永强 王冬毅;葡萄烂果病的防治[N];河北科技报;2011年
8 记者 江娜;农业部下发紧急通知加强稻瘟病防治[N];农民日报;2011年
9 柴瑞云;大棚农闲期消毒灭菌措施[N];陕西科技报;2011年
10 华北油田公司华佳综合服务处园林值保中心 桂炳中 陈东青;大叶黄杨白粉病防治[N];中国花卉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