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淮北地区麦蚜的危害性及药剂控制策略研究

李友政  杨益众  杜金河  朱善龙  
【摘要】:通过对江苏淮北地区小麦上蚜虫发生为害量的调查分析,麦穗上的蚜量(x)与小麦千粒重(y)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38.5911-0.09398X(r=-0.9244~(**))。目前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几种药剂对麦蚜的田间防治试验表明,粉多威、氧化乐果、抗蚜威等对麦蚜均表现速效、高效和有一定的残效期。根据麦蚜的为害性和一些药剂防治麦蚜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提出了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穗期麦蚜的防治策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费晓东;李川;张青文;赵章武;;油菜-小麦邻作模式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1年04期
2 朱秀珍;田希武;王随保;范绍强;郑王义;田玮玮;王毅;曹亚萍;;瓢蜂菌组合生物控制麦蚜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1年06期
3 程洪花;;小麦麦蚜的发生与防治[J];小麦研究;2011年02期
4 谢咸升;范绍强;李峰;宋保林;;三种虫霉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麦蚜的防效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0期
5 张玉涛;潘月庆;胡星宝;韩明娟;孙美芹;;立克秀与高巧种衣剂混用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6 喻寒松;;安徽玉米螟偏重发生[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8期
7 从玉华;;陵园里的“集结号”[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1年06期
8 李兴泰;;抓好小麦关键期的病虫害防治[J];北京农业;2011年25期
9 田枫;;小麦穗期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山东农药信息;2011年05期
10 徐玉冰;;淮北麦区小麦主推品种播期、播量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11 李锐;刘永霞;孙菁;;生长在北京的热带水果[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年35期
12 刘小玲;王维;郑曙峰;徐道青;屈磊;王林;;2010年安徽省棉花生产述评——CCGI在安徽省的运用[J];中国棉花;2011年06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政;杨益众;杜金河;朱善龙;;淮北地区麦蚜的危害性及药剂控制策略研究[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2 任曙霞;李菲;宋静;白雪;班欣;朱云凤;;淮北地区2010年4月异常低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3 任曙霞;李菲;宋静;白雪;班欣;朱云凤;;淮北地区2010年4月异常低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高曙;张道达;;奉献一生 光明磊落为人民——怀念淮北抗日干部周华青同志[A];铁流 16——迎国庆 忆峥嵘岁月[C];2009年
5 陈爱萍;张存岭;赵德勤;朱占英;;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加速淮北城市转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武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校园网总体设计简介[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孙蕴华;;彭师长作客外公家[A];老兵话当年(第一辑)[C];2001年
8 刘钊;施大震;吴榃;刘保文;王文清;;淮北长山路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特色[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王世森;谢道成;李书奎;刘志德;高原;杨能勇;刁远程;韩存浩;;安全自主管理在淮北矿区的推广应用[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年
10 王永宏;;苏堃同志在淮北[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罡;模拟气候变暖对麦蚜避热行为及其在植物上分布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刘勇;小麦—麦蚜—天敌互作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陈巨莲;小麦抗蚜生化机理和G蛋白在离体昆虫细胞系中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4 乔红波;麦蚜和白粉病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陈春;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虫霉目)随寄主迁飞扩散而传播流行的生物学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国伟;麦长管蚜地理种群时空动态的分子特征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邱高辉;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郭萧;麦长管蚜与小麦互作及其翅发育和飞行肌降解[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李庆;小麦族种质资源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评价及生化抗性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10 张瑞林;现代信息技术在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乾;甘肃省天水市麦蚜发生规律及小麦种植模式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乔红波;麦蚜、白粉病危害后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的测量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3 杨和平;气候变暖条件下麦蚜种群情景模拟系统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印毅;麦蚜种群的发生为害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D];扬州大学;2004年
5 陈志刚;基于GIS的病虫害查询预测系统的建立及其在麦蚜迁飞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郁振兴;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轨迹[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仇锦先;江苏省淮北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灌溉最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8 武建宽;临渭区小麦主要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栾颖;楝科植物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及活性测定[D];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
10 崔丽;创制杀虫剂IPP-10、环氧虫啶对麦蚜的生物活性及取食行为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树 汪洋;淮北大地抗洪谱[N];农民日报;2005年
2 山东省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麦蚜防效差的原因及对策[N];河北科技报;2010年
3 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麦蚜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山东科技报;2010年
4 夏丹;我省淮北地区全力抗旱[N];新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顾磊;省农委制定淮北受旱地区改补种技术方案[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1年
6 杨军 张雯 孔军;淮北矿业再掀“金秋助学”热潮[N];安徽经济报;2011年
7 王道玉 本报记者 杨军;淮北矿业万余矿工将进城安家[N];安徽经济报;2011年
8 穆军;交通建设成为淮北发展“开路先锋”[N];经理日报;2004年
9 通讯员 刘卫东 刘超 杨文;淮北21万人次异地就业[N];安徽日报;2004年
10 ;我省全力应对淮北局部地区大暴雨袭击[N];新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