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蝗微粒子虫对两种草原蝗虫的致病性
【摘要】:室内毒力试验表明亚蝗微粒子虫对西伯利亚蝗和红胫戟纹蝗毒力很强,每头4龄蝻接种4×10~6孢子,LT_(50)分别为3.31天和4.02天。野外笼罩试验,用7.5×10~8/ml孢子液喷露防治4龄西伯利亚蝗蝻,喷后14天杀死约87%的蝗虫,供试虫97.4%均被感染;虫尸检查发现,其中肠被病原严重破坏。
|
|
|
|
1 |
杨洪升;王婷;;新疆草原蝗害与治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2 |
李万春,张连庆,张永胜,贾晓玲;锡林郭勒草原蝗虫的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06期 |
3 |
姜衍春;青海草原蝗虫与环境温度[J];青海草业;1994年01期 |
4 |
颜忠诚,陈永林;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个体大小与体重之间关系的探讨[J];昆虫知识;1996年04期 |
5 |
;我国北方五省区草原蝗虫再度暴发[J];草业科学;2002年04期 |
6 |
帕尔哈提;新疆草原蝗虫发生危害及防治概况[J];新疆畜牧业;2005年02期 |
7 |
颜忠诚,陈永林;内蒙古草原蝗虫个体大小及生活型划分的探讨[J];生态学报;1997年06期 |
8 |
蒋湘,石旺鹏;蝗虫微孢子虫对青海省天峻县草原蝗虫的持续控制作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02期 |
9 |
赵海源,马生钢,郭惠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EC用于防治草原蝗虫的新探索[J];新疆畜牧业;2003年03期 |
10 |
张琦;草原蝗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牧业通讯;2004年20期 |
11 |
白月明;;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J];Annual Report of CAMS;2008年00期 |
12 |
石岩生,宝祥;锡林郭勒盟草原蝗虫成灾原因及治理措施[J];中国草地;2001年04期 |
13 |
钱广文;绿僵菌和绿饵对草原蝗虫的防治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1年07期 |
14 |
刘彦琦;草原蝗灾成因及机械防治[J];新疆农机化;2004年01期 |
15 |
照那斯图,石岩生,柴雅莲;化学方法治理草原蝗虫初报[J];中国草地;1996年05期 |
16 |
贺达汉,郑哲民,刘颖东;荒漠草原蝗虫时空生态位的研究[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17 |
程志文;;草原蝗虫的防治措施[J];农村科技;2007年10期 |
18 |
李守德;;美国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考察[J];草业科学;1988年01期 |
19 |
贺达汉,田真,金桂兰,郑哲民;荒漠草原蝗虫种群地位及时空变化的数量分析[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20 |
王建忠;杨莲梅;;新疆草原蝗虫灾情监测预测系统[J];新疆气象;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