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幼虫密度对成虫飞行与生殖的影响
【摘要】:本文报道了不同幼虫密度下(1、10、20、30、40头/瓶-850ml)粘虫蛾飞行能力与产卵量的变化情况。对未取食1日龄成虫12h飞行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幼虫密度羽化的成虫飞行力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10头/瓶羽化的成虫飞行时间最长(平均225.4分),飞行距离最远(平均17.5km),飞行超过120min的个体为61.1%,超过10km的为55%。其它处理的各项参数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粘虫蛾的翅长、翅宽、翅面积和翅负荷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除翅负荷外,其余各项参数在处理间的差异显著(p0.05)。成虫飞行能力与蛹重或翅负荷不呈直线相关,但与蛹重具有一定的关系:当蛹重为300~400mg时,强飞行个体均超过50%,当小于300mg或大于400mg时,强飞行个体比例下降。当小于225mg时,强飞行个体为零。处理间的成虫产卵量差异显著(P0.05),且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密度内的蛹重与成虫产卵量的关系不明显,但密度间的蛹重与产卵量的关系高度相关(r=0.78,p0.01)。这些结果表明,当粘虫幼虫密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时,便可能促使成虫迁飞,而不是等到种群密度很高时才进行迁飞。
|
|
|
|
1 |
罗礼智;李光博;曹雅忠;胡毅;;粘虫幼虫密度对成虫飞行与生殖的影响[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1995年 |
2 |
江幸福;罗礼智;胡毅;;甜菜夜蛾的飞行能力及其与蛾龄的关系[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
3 |
罗礼智;李光博;胡毅;;粘虫幼虫密度对其生长、发育及变型的影响[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1995年 |
4 |
罗礼智;李光博;胡毅;;粘虫飞行与产卵的关系[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1995年 |
5 |
郭虹;Wang Baode;许志春;;舞毒蛾成虫飞行能力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
6 |
罗礼智;;我国粘虫迁飞行为机制研究的主要进展[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
7 |
江幸福;罗礼智;胡毅;;人工饲料对粘虫生长发育、生殖及飞行的影响[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
8 |
张琳;Wang Baode;许志春;;桑天牛飞行能力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
9 |
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棉蚜的飞行特性及种群分化[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
10 |
路子云;李建成;潘文亮;郭金折;刘艳秋;;中红侧沟茧蜂不同寄主比例对寄生效果的影响[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