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东麦田粘虫生物学

石毓亮  張之光  李毓椿  
【摘要】:正我们从1960年冬至1962年夏季,对麦田代粘虫的生物学作了重点探索,摘要如下:越冬代成虫的飞翔活动,与光的强弱、开始外出时的气温及当时风力大小,都有密切关系。日落后15—30分钟成虫开始外出,50分钟左右达高峰,19时50分后随着气温降低,数量叉逐渐减少。一般日间在自然界中很少活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州地区粘虫发生的特点和综合防治[J];昆虫学报;1975年02期
2 杨发泽,彭涛,刘玉琢,褚茗莉;试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粘虫[J];植物保护;1984年06期
3 ;山西省2代粘虫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J];湖北植保;2002年04期
4 张文同;从粘虫为害损失谈防治指标[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郑兆坤;粘虫产卵趋性的初步探讨[J];昆虫知识;1980年01期
6 朱锋,郝纪风;长春地区一代粘虫(全国二代)发生量的回归预报模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S1期
7 襄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组;稻草把可诱集粘虫产卵[J];湖北农业科学;1975年02期
8 张志光;广东新兴县粘虫秋季发生规律[J];植物保护;1964年06期
9 ;粘虫防治试验[J];昆虫知识;1975年02期
10 毕富春;粘虫人工饲料研究梗概[J];华北农学报;1986年01期
11 濮景春,朱才荣;麦类粘虫预测方法的改进[J];植物保护;1989年02期
12 李含毅,夜梦承;粘虫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96年06期
13 樊东,李国勋,赵奎军;对粘虫高毒力Bt菌株的筛选[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4 樊琳;谷子粘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J];山西农业;2003年12期
15 田秀萍;粘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农业;2004年06期
16 李丹,刘红梅,张铃,黎藜;毕节地区粘虫局部暴发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J];耕作与栽培;2004年05期
17 陈松莲;第四代粘虫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12期
18 金声希,王仰琮;晋中专区粘虫发生规律的初步探讨[J];昆虫知识;1960年04期
19 秦夏卿;粘虫防治药剂取代研究初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20 殷永升,常金玉,赵九亨,徐艳霞,雷俊梅,韩学俭;晋中粘虫赤眼蜂的初步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毓亮;張之光;李毓椿;;山东麦田粘虫生物学[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2 程登发;郭予元;倪汉祥;孙金如;李光博;;麦田一代粘虫测报专家系统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3 史聚宝;;粘虫致病菌——纤细假丝酵母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C];1991年
4 李克斌;曹雅忠;江幸福;胡毅;;成虫补充营养及幼虫光周期对粘虫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5 曹雅忠;黄葵;李光博;;空气相对湿度对粘虫飞翔活动的影响[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1995年
6 倪汉祥;何连生;程登发;郭予元;李光博;金和年;;粘虫与天敌关系的研究[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7 曹雅忠;罗礼智;李光博;胡毅;;粘虫飞翔能源物质及其消耗[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1995年
8 温志强;边广;刘新锐;余新炜;;粘虫色板防治菇蚊菇蝇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9 孙雅杰;郭明智;高月波;;东北粘虫种群迁飞发生动态分析[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罗礼智;李光博;胡毅;;粘虫飞行与产卵的关系[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柯;粘虫取食行为候选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幸福;粘虫迁飞行为的生理、遗传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3 李建成;中红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在新疆棉田释放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蕾;粘虫迁飞型转为居留型的关键时期和调控基础[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贠桂玲;Bt和转Bt基因玉米对非靶标害虫及中红侧沟茧蜂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张新瑞;红蓼提取物的杀虫作用和作用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7 周琳;雷公藤总生物碱杀虫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师宝君;杠柳和昆明山海棠根皮杀虫活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启东;30种药用植物杀虫杀菌活性筛选及冬青卫矛杀虫活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马玉花;苦杏仁精油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粘虫类钙粘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刘红兵;黑化粘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存对策和适应能力的变异[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付艳红;灰绿黄堇提取物的杀虫谱、对粘虫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晓云;粘虫胚胎细胞系的建立及病毒对其侵染过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宋萍;Bt Cry1Ac毒蛋白对棉铃虫和粘虫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6 王峰;粘虫体内保护酶系统活力的研究(鳞翅目:夜蛾科)[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白毓昕;幼虫密度对粘虫生长发育及防御能力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马彩霞;粘虫体内储存蛋白及苦皮藤素V对其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蒋善军;Cry1Ab和Cry1Ac杀虫蛋白对粘虫及其寄生天敌的生态安全性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孟祥杰;紫花曼陀罗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作用方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 张林;抓住有利时机 积极防治粘虫[N];云南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张桂英;我省东部南部发生粘虫危害[N];黑龙江日报;2009年
3 邢台市平乡县科协 陈山;粘虫黄板装上二极管夜间捕杀效果更佳[N];河北农民报;2011年
4 记者 韩勋;防治玉米粘虫要抓住时机[N];西安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温婕;广辟水源为麦田“解渴”[N];石家庄日报;2011年
6 吴桥县农业局 赵凤娟;当前麦田“一喷多防”很关键[N];河北科技报;2010年
7 记者 韩赤军 王黛;专家提醒:麦田冬管科技当家[N];保定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婧瑜;汤阴县力保旱区麦田[N];安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新和;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麦田管理[N];焦作日报;2009年
10 李天良 徐来阁;河南 投入九千万为千万亩受旱麦田解渴[N];黄河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