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宇宙法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对喜旱莲子草化感抗藻的影响
【摘要】:基于微宇宙理论,以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模拟水体不同营养化环境下喜旱莲子草对两水华藻的毒性效应,探讨了可能的化感毒理机制。结果表明:水华藻抑制潜力喜旱莲子草在共培养条件植株水提取物种植水,三者平均抑制率分别为0.86、0.72、0.45;喜旱莲子草水提取物对贫营养培养的水华藻毒性效应最强,其次为正常营养(或中营养),最后为富营养;在贫营养培养的喜旱莲子草,其种植水的水华藻毒性效应富营养正常营养;在共培养条件下,富营养条件贫营养正常营养。通过HPLC分析,不同营养条件下培养的喜旱莲子草,其主要化感物质2-羟基-1-甲氧基-蒽醌、豆甾烷-22-烯-3,6-二酮,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不同,其中贫营养富营养正常营养。利用化感物质、营养化指数与藻类抑制率的相关预测方程,分析了喜旱莲子草化感抗藻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条件。本研究初步得出水体营养胁迫下,喜旱莲子草具有化感抗藻的潜势,对合理利用水生入侵植物,控制富营养化和水华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
|
|
1 |
许凯扬,叶万辉,段学武,苏新国,徐志防;PEG诱导水分胁迫下喜旱莲子草的生理适应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年03期 |
2 |
马瑞燕,王韧;喜旱莲子草在中国的入侵机理及其生物防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2期 |
3 |
刘长安,钦佩,周文宗,王光;喜旱莲子草粗提物对三种鱼类病原菌抑菌效果研究[J];淡水渔业;2004年06期 |
4 |
黄立峰;;用喜旱莲子草培育鱼苗[J];今日科技;1981年05期 |
5 |
向敏;喜旱莲子草的妙用[J];科学养鱼;1987年04期 |
6 |
冯祖强;喜旱莲子草培育草鱼鱼种的生产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1978年05期 |
7 |
曹勇,史琦,董凤青;凤眼莲与喜旱莲子草净化造纸废水的效果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0年03期 |
8 |
王慧;来小龙;马瑞燕;胡炜;;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生物学特性[J];昆虫知识;2008年03期 |
9 |
王育鹏;徐丽;张震;;合肥市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和发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
10 |
徐丽;张震;张鹏;王育鹏;檀根甲;;喜旱莲子草对重金属元素的耐性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
11 |
周少川,孔垂华,李宏,卢德城,胡飞;水稻品种化感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12 |
江红英;陈中义;郝勇;;喜旱莲子草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
13 |
马瑞燕,王韧;不同生态型的喜旱莲子草对莲草直胸跳甲化蛹能力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
14 |
何华勤,贾小丽,梁义元,沈荔花,宋碧清,郭玉春,梁康迳,林文雄;RAPD和ISSR标记对水稻化感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分析[J];遗传学报;2004年09期 |
15 |
赵龙龙;来小龙;王慧;马瑞燕;;喜旱莲子草天敌——莲草直胸跳甲引种方法介绍[J];中国生物防治;2009年04期 |
16 |
许凯扬;叶万辉;沈浩;李静;;低温胁迫下喜旱莲子草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生态科学;2006年02期 |
17 |
陈磊;蔡笃程;陈青;彭正强;;喜旱莲子草生物防治作用物资源及其控制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9年03期 |
18 |
赵龙龙;王慧;张萍萍;马瑞燕;;不同培养环境对喜旱莲子草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9 |
张震;徐丽;朱晓敏;;喜旱莲子草对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年04期 |
20 |
许凯扬,叶万辉,李静,李国民;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对土壤养分的表型可塑性反应[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