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志远,喻建华,顾延生,吕春英,易轶,谢树成;浙江长兴更新世红土中的分子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2年01期 |
2 |
李任伟;分子地层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02期 |
3 |
谢树成,王志远,王红梅,陈发虎,安成邦;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J];中国科学D辑;2002年01期 |
4 |
梁斌,谢树成,顾延生,郭建秋,阮小燕,易轶,黄俊华;安徽宣城更新世红土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古植被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5 |
李任伟,李哲,王志珍,林大兴;分子化石指标在中国东部盆地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沉积学报;1988年04期 |
6 |
谢树成,周修高;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分子化石[J];古生物学报;1998年03期 |
7 |
王红梅,刘育燕,王志远;四川剑门关侏罗——白垩系红层分子化石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8 |
谢树成,王红梅,杨逢清,王志远,张文淮,张志坚,祁士华,周修高,殷鸿福;区域生物成矿系统中分子化石来源的复杂性[J];地质科学;2003年04期 |
9 |
卢冰,陈荣华,王自磐,周怀阳,陈建芳,陆斗定;亚北极白令海近百年海洋环境变化——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4期 |
10 |
周道其;;化石中的DNA与分子化石学[J];科学世界;1994年05期 |
11 |
龚一鸣,徐冉,汤中道,司远兰,李保华;晚泥盆世F-F之交菌藻微生物繁荣与集群绝灭的关系:来自碳同位素和分子化石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2005年02期 |
12 |
袁文芳;陈世悦;曾昌民;胡斌;;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纪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科学;2007年04期 |
13 |
张水昌,卢松年;海洋古细菌分子化石[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14 |
刘羽
,姚玉鹏;分子化石揭示了距今约250Ma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危机的多阶段性[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
15 |
杨明生;张虎才;雷国良;张文翔;樊红芳;常凤琴;牛洁;陈玥;;洛川黄土剖面末次冰期间冰段弱古土壤(L_1SS_1)分子化石及其古植被与古环境[J];第四纪研究;2006年06期 |
16 |
冯子辉;方伟;王雪;黄春艳;霍秋立;张居和;黄清华;张蕾;;松辽盆地海侵制约油页岩形成的微体古生物和分子化石证据[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10期 |
17 |
袁文芳;陈世悦;曾昌民;;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侵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J];沉积学报;2005年04期 |
18 |
谢树成;赖旭龙;黄咸雨;马相如;杨淑娟;;分子地层学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实例[J];地层学杂志;2007年03期 |
19 |
王广利;王铁冠;陈致林;张林晔;徐金鲤;;济阳坳陷古近纪沟鞭藻分子化石的分布与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08年01期 |
20 |
曹振华;胡超涌;黄咸雨;谢树成;;富钴结壳分子化石指示的微生物成矿作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