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汤山驼子洞堆积2007年发掘简报
【摘要】:继2000年在南京汤山直立人地点葫芦洞附近的驼子洞堆积中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后,2007年在驼子洞进行了新的发掘工作。这次发掘在大哺乳动物方面没有发现新的种类,但是通过筛洗新发现了十多种小哺乳动物化石。经过对出土标本的初步研究表明,动物群的组成以广布型动物为主、兼有北方色彩的成员及少量南方成员的过渡型动物群。驼子洞动物群的面貌与安徽繁昌人字洞动物群和重庆巫山龙骨坡动物群等最为接近,时代为早更新世。当时的草原面积较大,气候相对干燥,不同于葫芦洞南京人时代气候比较湿润的环境。因此南京汤山地区从早更新世驼子洞动物群时代到中更新世南京人时代气候环境经历了从干燥向潮湿转变的过程。
|
|
|
|
1 |
宗冠福;;云南省迪庆州更新世早期哺乳类化石的发现[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7年01期 |
2 |
汪洪;;陕西大荔一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8年01期 |
3 |
程捷,田明中,李龙吟,曹伯勋,袁铃声,赵志中;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12期 |
4 |
郑龙亭,魏光飚,汪发志;安徽繁昌发现早更新世早期哺乳动物群[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9年04期 |
5 |
王伴月;甘肃东乡龙担的河狸(啮齿类,哺乳动物)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一[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5年03期 |
6 |
陈才弟;陈烈祖;;安徽巢县发现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J];地质通报;1983年05期 |
7 |
邱铸鼎;;记河北蔚县泥河湾层短耳兔属一新种[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5年04期 |
8 |
赵凌霞;同号文;许春华;袁振新;蔡回阳;;贵州毕节发现的巨猿牙齿化石及其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
9 |
计宏祥;;陕西蓝田地区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J];古脊椎动物学报;1975年03期 |
10 |
李毅;;河北蔚县大南沟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地层时代[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4年01期 |
11 |
王烁;赵思宁;胡晓珊;孙清珉;;山西汾河下游早更新世鸡形目(Galliformes)一新属[J];地质通报;2006年07期 |
12 |
金昌柱;TOMIDA Yukimitsu;王元;张颖奇;;苏门答腊兔(Nesolagus,Leporidae)化石种类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发现[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8期 |
13 |
汤英俊;;河北蔚县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在地层划分上的意义[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0年04期 |
14 |
林景星;北京顺义早更新世有孔虫动物群的古生态及古环境[J];地质科学;1981年01期 |
15 |
王頠,Richard Potts,侯亚梅,陈运发,吴华英,袁宝印,黄慰文;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新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J];科学通报;2005年17期 |
16 |
裴树文;李潇丽;刘德成;马宁;彭菲;;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探讨[J];科学通报;2009年19期 |
17 |
董为;侯新文;房迎三;刘金毅;朱奇志;;南京汤山早更新世猎豹头骨CT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9期 |
18 |
徐钦琦;南京汤山早期人类及南方几个猿人遗址的生活环境[J];人类学学报;1999年04期 |
19 |
徐钦琦,张宏,许汉奎;关于徐州白云洞与南京汤山第1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7年03期 |
20 |
董为,房迎三;南京汤山驼子洞的马科化石及其意义[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