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翅果化石及古地理
【摘要】:正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翅果化石产于长昌组含煤段灰黑色泥岩中,包括榆科的青檀属 (Pteroceltis)、胡桃科的类黄杞属(Palaeocarya)以及槭树科的槭属(Acer)各1种,这是本区以至我国热带地区首次报道,为探讨青檀属、类黄杞属和槭属的系统演化及植物地理史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区系成分分析表明,这3种翅果化石的现代近缘属或现代属均为温带成分, 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或热带、亚热带山地。结合保存在一起的其它植物化石和孢粉分析,与上述 3种温带成分翅果化石共生的植物还有松属、铁杉属、桦木属、椴树属、栗属和柳属等温带成分,山核桃属、冬青属、枫香属、木兰科、桃金娘科、山龙眼科、漆树科、樟科、棕榈科和芸香科等热带—亚热带成分,以及睡莲科和槐叶萍科等水生植物。从上述温带成分与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共生的情况看,推测始新世时长昌盆地周围仍有较高山地,上述3种翅果化石以及松属、铁杉属、桦木属、椴树属、栗属和柳属等植物生活在比较温凉的山地中,其翅果化石异地搬运而来;低地生长着山核桃属、冬青属、枫香属、木兰科、桃金娘科、山龙眼科、漆树科、樟科、棕榈科和芸香科等热带-亚热带成分;湖中则生活着睡莲科和槐叶萍科等水生植物。
|
|
|
|
1 |
王大宁;孙秀玉;赵英娘;;河南西部潭头盆地古新世—始新世孢粉植物群[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4年04期 |
2 |
魏永峰;罗森林;;四川石渠县沙尔木盆地始新世孢粉的发现[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年04期 |
3 |
张弥曼;王宁;吴飞翔;;圆尾鱼属(■Cyclurus,Amiidae,Pisces)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0年02期 |
4 |
周明镇;;始新世古食肉类新材料[J];古脊椎动物学报;1975年03期 |
5 |
方爱民,闫臻,刘小汉,潘裕生,李继亮,俞良军,陶君容;藏南柳区砾岩中古植物化石群的时代及其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12期 |
6 |
宫田和周;富田幸光;毕丛山;Gregg F.GUNNELL;鹈饲宏明;广濑浩司;;日本九州西部赤崎组和中甑组始新世哺乳动物:初步结果及其与亚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对比(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01期 |
7 |
曹伟,傅沛云;吉林槭属一新变种[J];植物研究;1996年04期 |
8 |
徐廷志;槭属的系统演化与地理分布[J];云南植物研究;1998年04期 |
9 |
徐廷志;槭属的一个系统[J];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03期 |
10 |
汤庚国;中国槭属一新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
11 |
徐廷志;四川槭属一新种[J];广西植物;1991年01期 |
12 |
徐廷志,孙航,周浙昆;西藏槭属植物三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1997年01期 |
13 |
徐廷志;峨眉山槭属一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1983年03期 |
14 |
王明昌,岳志宗;陕西槭属一新变种[J];植物研究;1988年02期 |
15 |
曹小勇;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学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
16 |
曹伟,卓丽环,黄普华,李国范;东北槭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J];植物研究;1992年03期 |
17 |
杜凤国,张玉钧,焉域金;东北槭属的种子表皮雕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J];木本植物研究;1998年03期 |
18 |
段增强,王太霞,李贺敏,朱长山;河南槭属(Acer Linn.)增补与订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9 |
田欣,李德铢;槭树科植物广义形态学性状分支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4年04期 |
20 |
周明鎮;;河南始新世中兽科化石[J];古脊椎动物学报;196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