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PH值对杨属花粉破坏性的初步研究

陈传飞  苗运法  
【摘要】:正类似于杨属花粉特征的孢子花粉在地层孢粉分析中不多见,且不容易区分。研究认为, 该类花粉存在着代表性和后期埋藏破坏的问题;同时由于鉴定过程中容易与其它具有类似特征的孢子花粉产生混淆,对恢复古植被进而恢复古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一直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有研究表明,地层中 PH 值的大小对该类花粉破坏作用最大。笔者主要对现代杨属花粉进行了 PH 环境的模拟,共配置10个等级的 PH 溶液,在40℃恒温条件下分别加热1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天云,陈振风,王福源;嗜酸乳杆菌在不同pH条件下生长和存活情况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2000年03期
2 王维娜,孙儒泳,王安利,鲍蕾,汪鹏;环境因子对日本沼虾消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9期
3 陈晓蔚;贾力敏;丁洁;张晓东;谢燕;;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不同pH值下生长模型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6期
4 王洪敏,熊一力,刘光泽,贾彦征,潘菲;碱性气体对鼠卵营养液M16和M2pH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年05期
5 高彬,王海燕;土壤pH对植物吸收镉、锌的影响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6 余日清,贺锡勤;低pH对草鱼血液酸碱平衡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7 乔秀亭,王良臣,宋学君,张美婷,云惠伟,房士普;不同pH条件下乌鳢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的初步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8 黄巧珠,区又君,喻达辉,李加儿,江世贵;pH对4种鲷鱼精子活力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卢健民,卢玲,蔺玉华,夏重志,战培荣;低pH对鲤鳃组织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1年01期
10 毛连山,宋向阳,勇强,姚春才,余世袁;初始pH对合成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1 叶继丹,卢彤岩,田雷,孙大江;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杂交鲟胃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水产科学;2003年01期
12 王清良,刘选明;pH值与温度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影响的研究[J];矿冶工程;2004年02期
13 陆旋;;pH条件对二种家蚕丝素蛋白铁元素螯合量的影响[J];安徽化工;2008年06期
14 王重刚,陈品健,郑森林;pH对真鲷仔稚幼鱼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J];台湾海峡;1998年02期
15 葛芸英,郭坚华,祁红英,任欣正;无菌水常温保存番茄青枯菌的效果检测[J];植物保护;2001年06期
16 张绍丽,马洪钢,宋微波;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的实验生态学研究Ⅲ.pH对种群生长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年03期
17 沈文英,寿建昕,祝尧荣,金叶飞;银鲫消化酶活性与pH值的关系[J];水产科学;2002年06期
18 吴萍,宋学宏,蔡春芳,潘新法,崇加荣,丁磊;pH对黄颡鱼红细胞脆性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J];水利渔业;2002年01期
19 陈燕飞;;pH对微生物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0 杨玲,冯清平,张晓君,马晓军;一株使敦煌壁画红色颜料变色菌株氧化铅丹特性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培芳;梁景平;;碱性pH对两种生长状态粪肠球菌活性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史文;马会民;;基于碳纳米粒子的比例型pH探针及其在细胞内pH值测定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梅洪;耿亚洪;李小龙;李夜光;;营养、光照、pH对铜绿微囊藻和玫瑰拟衣藻生长及共培养条件下生长竞争的影响[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刘德明;贾南;杜淼;;pH、温度、角频率对泥鳅体表黏液应变扫描的影响[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5 郑清川;;双翅目致病蚊类气味结合蛋白pH值调控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翁显龙;左迪;李嘉尧;赵云龙;;温度和pH对隆线溞生长和生殖的影响[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志忠;巩东辉;乔辰;栗淑媛;;pH值和NaHCO_3对钝顶节旋藻生长的影响[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冬生;;核酸分子马达及器件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赵世领;孙立荣;张换;陆宝石;马丽娅;郝福顺;;外源一氧化氮诱导的拟南芥胞质pH升高先于气孔关闭[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王慧;梁勇;魏东盛;邢来君;李明春;;Rim101和Crz1转录因子在碱性pH条件下对白念珠菌胞内钙波动的协同调控作用[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武祥龙;新型单克隆抗体荧光探针和pH值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应用[D];西北大学;2010年
2 武秋立;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核黄素发酵优化及代谢组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唐明灯;重金属污染土壤海州香薷诱导修复及其堆肥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马引利;S1P、Phyto-S1P和胞质pH在暗诱导气孔关闭中的作用及其与H_2O_2、NO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立国;UASB和ABR系统中产氢产乙酸菌群对OLR与pH的生态响应规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赵伟;X射线吸收光谱学与晶体学结合的锌金属蛋白酶Acutolysin-A和Acutolysin-C酶活中心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韩京;交感神经递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姜凌;ATP与某些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亮;NO和胞质pH在H_2O_2诱导蚕豆气孔关闭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英;DBD和APPJ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酵母菌的杀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何芳;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D];扬州大学;2006年
4 李艳霞;蚕豆保卫细胞和和表皮细胞液泡内含颗粒物性质比较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鞠淼;盐及盐碱混合条件对燕麦胁迫作用的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倩;低pH时外生菌根真菌对铝毒的响应及抗(耐)性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吴超;初始pH值对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宇;pH和氮源对高山被孢霉油脂积累的调控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9 国春菲;土壤盐分和pH对滨海盐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10 奚慎立;含PH结构域蛋白CKIP-1的亚细胞定位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