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本文观察了北极巴罗(Barrow)地区两种小灌木,全缘叶仙女木(Dryas integrifolia M.Vahl)和圆叶柳(Salix rotundifolia Trautv.)植物的形态、生境以及它们的花粉形态。这两种植物是北极植物区系的北极特征种,其形态矮小或匍匐蔓生。全缘叶仙女木叶短小似披针状或扁平,全缘。圆叶柳叶圆形,叶脉显著,根茎叶均含丰富维生素C,可食用。它们的花粉形态为球形,近球形或长球形;其萌发孔均为三孔沟或拟三孔沟;花粉均为辐射对称。仙女木花粉外壁纹饰在光镜下模糊颗粒状纹饰,在扫描电镜下为条纹状纹饰;圆叶柳在光镜下具网状或颗粒状纹饰,在扫描电镜为细网状纹饰。通过与国产和日本产相似种的比较,研究显示它们应是温带亚洲高山起源及部分起源于北极本部。
|
|
|
|
1 |
莫日根;;残遗种裸果木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2 |
曾宪锋;王瑞江;邱贺媛;;丰顺产2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
3 |
席以珍;;中国藤黄科(Guttiferae)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79年01期 |
4 |
邓懋彬,魏宏图,姚淦;皖西霍山县白马尖植物区系和植被[J];植物生态学报;1983年02期 |
5 |
王白坡,陈清益,朱桂寿;梨品种花粉形态和花粉生活力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6 |
刘聪莉,王曼华;烟台地区主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7 |
宛涛;卫智军;杨静;赵晟;;内蒙古三种草原类型中主要植物花粉形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8 |
陆树刚,张光飞;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Ⅰ)[J];云南植物研究;1994年03期 |
9 |
张清其,刘剑秋,吴文珊;蓖麻的花粉形态及营养成分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10 |
尚富德,王磐基,丁圣彦,郑合勋,曾颖;河南省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11 |
翟大彤;新疆蒲公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12 |
黄勇,刘庆代,桑青,张千朋;山东车前属(Plantago)花粉形态的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3 |
孙航,周浙昆;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植物区系的特点及来源[J];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02期 |
14 |
张明理,田希娅,宁建长;锦鸡儿属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1996年04期 |
15 |
杨九艳,韩朝宏;三种黄芩属药用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16 |
布仁图雅,刘书润,阿荣;杜鹃湖区石塘林植物区系和植被特点[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7 |
路端正,张向辉,崔国发;《青海植物志》补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8 |
梅笑漫;丽水白云山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02期 |
19 |
周厚高,黎桦,周琼,谢义林;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J];广西植物;2004年04期 |
20 |
秦仁昌;;新疆阿尔泰山的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J];科学通报;195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