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小平唐领余邵剑文周忠泽张青松  
【摘要】:正 本文观察了北极巴罗(Barrow)地区两种小灌木,全缘叶仙女木(Dryas integrifolia M.Vahl)和圆叶柳(Salix rotundifolia Trautv.)植物的形态、生境以及它们的花粉形态。这两种植物是北极植物区系的北极特征种,其形态矮小或匍匐蔓生。全缘叶仙女木叶短小似披针状或扁平,全缘。圆叶柳叶圆形,叶脉显著,根茎叶均含丰富维生素C,可食用。它们的花粉形态为球形,近球形或长球形;其萌发孔均为三孔沟或拟三孔沟;花粉均为辐射对称。仙女木花粉外壁纹饰在光镜下模糊颗粒状纹饰,在扫描电镜下为条纹状纹饰;圆叶柳在光镜下具网状或颗粒状纹饰,在扫描电镜为细网状纹饰。通过与国产和日本产相似种的比较,研究显示它们应是温带亚洲高山起源及部分起源于北极本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莫日根;;残遗种裸果木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2 曾宪锋;王瑞江;邱贺媛;;丰顺产2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3 席以珍;;中国藤黄科(Guttiferae)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79年01期
4 邓懋彬,魏宏图,姚淦;皖西霍山县白马尖植物区系和植被[J];植物生态学报;1983年02期
5 王白坡,陈清益,朱桂寿;梨品种花粉形态和花粉生活力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刘聪莉,王曼华;烟台地区主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7 宛涛;卫智军;杨静;赵晟;;内蒙古三种草原类型中主要植物花粉形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8 陆树刚,张光飞;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Ⅰ)[J];云南植物研究;1994年03期
9 张清其,刘剑秋,吴文珊;蓖麻的花粉形态及营养成分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10 尚富德,王磐基,丁圣彦,郑合勋,曾颖;河南省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11 翟大彤;新疆蒲公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12 黄勇,刘庆代,桑青,张千朋;山东车前属(Plantago)花粉形态的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13 孙航,周浙昆;喜马拉雅东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植物区系的特点及来源[J];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02期
14 张明理,田希娅,宁建长;锦鸡儿属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1996年04期
15 杨九艳,韩朝宏;三种黄芩属药用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6 布仁图雅,刘书润,阿荣;杜鹃湖区石塘林植物区系和植被特点[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7 路端正,张向辉,崔国发;《青海植物志》补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8 梅笑漫;丽水白云山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02期
19 周厚高,黎桦,周琼,谢义林;广西蕨类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J];广西植物;2004年04期
20 秦仁昌;;新疆阿尔泰山的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J];科学通报;195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发;;20年来我国花粉研究与开发进展[A];花粉·可持续发展(纪念联络组成立2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兆仪;潘瑞乐;王玉萍;;中药紫苏类的研究2.花粉形态和种子凝胶电泳实验(摘要)[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三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茹文明;;太行山南段植物区系多样性[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张小平;唐领余;邵剑文;周忠泽;张青松;;北极Barrow地区两种北极特征种小灌木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它们的起源[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黄建花;王幼芳;冯志坚;;上海市早春常见草本开花植物花粉形态拾贝[A];花粉·可持续发展(纪念联络组成立2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许崇梅;张颖颖;樊守金;李法曾;;山东艾山的植物区系[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7 傅玉兰;;根据花粉形态探讨寒菊新品种的遗传特性[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1997-2001)[C];2001年
8 欧祖兰;苏宗明;李先琨;;广西岩溶植被植物区系初报[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陈肖鹏;张朝晖;;中国贵州坝口铜矿藓类植物区系(英文)[A];Chenia--Contributions to Cryptogamic Biology(Vol.10)[C];2011年
10 王兵;周桂玲;;两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会忠;中国绢蒿属(Seriphidium)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单家林;海南红树林植物区系与耐盐生物学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3 伊力塔;山西灵空山辽东栎林群落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金山;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倪穗;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臧德奎;桂花品种分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马成亮;山东长岛列岛植物区系及群落结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曲柏宏;延边苹果梨分类地位及其授粉受精特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3年
9 宋绪忠;黄河下游河南段滩地植被特征与功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张阳武;小兴安岭泥炭沼泽植物区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云;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区系及其生物多样性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巴贺贾依娜尔·铁木尔别克;新疆巴尔鲁克山植物区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王欣颖;乌斯吐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植被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孙秋妍;湖南伞形科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永福;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彦涛;叶尔羌河流域植物区系及植被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宏亮;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徐艳明;广西大桂山维管植物区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田嘉;新疆栽培扁桃花粉形态及授粉亲和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郑铁钢;广东省古兜山植物区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铁铮;三位院士同荐一部书[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2 徐钧;盛世修典籍 惠民功千秋[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3 记者 方弘;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揭匾[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特约记者 铁铮;我木本植物花粉建“标准相册”[N];中国花卉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辜迅;高宝莼发现“新”植物[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市林科所老科协;南岭植物园绿心地带应重点保护与发展[N];郴州日报;2009年
7 王承鼎 程传宏;湖北保康何以成珍稀植物“庇护所”?[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8 王文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分类学之父”的身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记者 孔祥福 通讯员 王承鼎 李守峰;中国林科院赴保康专题研究[N];湖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邓飞;黄河岸边的“灵魂树”[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