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路曲  
【摘要】:正一、政治转型方式的演变一些政治家和学者指出,东亚某些国家的政治发展或民主化转型可能会采取渐进方式而不会发生多元民主政体取代威权政体的急剧转变,进而,东亚的政治发展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或其他多元化国家或地区的"东亚模式"。在笔者看来,第一个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但由此引发的第二个判断则缺乏令人信服的论据。换言之,从世界范围来看,政治转型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旺;;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与社会政治转型[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2 董经胜;有关巴西政治转型进程的几个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03期
3 郭剑鸣;从传统知识转型到传统政治转型:晚清译书业发展的逻辑与功能——一种知识政治学的解读[J];人文杂志;2005年02期
4 吴春来;段晖;;台湾地区政治转型的研究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焦一强;;影响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的部族主义因素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3期
6 廖小健,郄清良;新加坡政治转型探究[J];东南亚纵横;2004年09期
7 贾玉生;温起秀;;台湾政治演变趋势的几点思考[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陈宇翔;薛光远;;我国政治转型与文化软实力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9 李路曲;;台湾政党政治的腐败与政治转型[J];东南亚研究;2005年06期
10 刘鑫,胡宗兵;现代韩国政治转型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1 吴雷钊;;“全球化与政治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12 庞大鹏;;俄罗斯的政治现代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3期
13 李意;;中东国家政治转型期的不稳定因素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7期
14 杨鲁慧;;论当代东亚国家政治合法性转型[J];当代亚太;2007年11期
15 汤晓黎,陈双燕;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路口——日本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转型”的失败[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6 谢晓光;;韩国政治转型与中产阶级的作用[J];学理论;2008年18期
17 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的成就与问题[J];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00期
18 王瑜;二战后东欧国家政党体制的演变[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3期
19 柴尚金;;发展中国家政党体制类型及利弊分析[J];当代世界;2008年12期
20 汪波;;伊拉克“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央集权抑或地方自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路曲;;关于东亚的政党体制与政治转型的思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昔群;;政党政治市场与政党制度的变迁[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代吉成;;历史与世界视野中的政党体制发展规律初探[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淑真;何军;;推进政党理论研究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创新——“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春生;;从政治合法性理论看20世纪东欧国家政党体制的演化[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瑞华;;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政党政治[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淑真;;21世纪初世界政党政治新特点[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兴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政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云;;台湾政党轮替后民主的巩固与挑战[A];2006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柴尚金;;世界政党政治的变化与发展[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国华;韩国政治转型中的政党政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孙俐俐;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陈金英;社会结构与政党制度:印度独大型政党制度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凯;台湾威权体制下的知识分子[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景岚;台湾政治转型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恒青;日本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下的政党政治[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程丽娜;当代台湾地区精英嬗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熹珂;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慧;塔吉克斯坦政治转型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2 杨永生;台湾政治转型原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晶晶;关于泰国政治转型后多党体制发展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洪佳;“委任民主”下的俄罗斯政治转型[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海洋;情境变迁、精英选择与台湾政党体制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毛洪昆;合法性视野下的台湾政治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凌;从威权到民主化的政治转型[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裕玮;台湾政治转型时期的媒介批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施茂华;东亚地区选举制度改革的比较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梁彦新;法治、德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玉军;政治转型是道“多元方程”[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亦卓;深入剖析东南亚重大社会政治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日本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副教授 刘迪;中国应怎样与鸠山政府合作[N];东方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彩艳/整理;日本:走出历史重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张志明;以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发展[N];人民代表报;2001年
6 桑玉成;从几个重要命题看我国政治发展的着力推进[N];解放日报;2007年
7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龚维斌;我国的政治发展怎样推动了经济发展[N];北京日报;2008年
8 钟廉言;当前国外政党形势的一些新情况新趋势[N];人民日报;2007年
9 自治区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 执笔人 瞿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N];广西日报;2011年
10 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张维为;民主建设应拉门而非推门[N];解放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