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山林  
【摘要】:历代曲论家对戏曲传播中文学与音乐关系的认识,可以分为几种,有的看重文学性,有的看重音乐性。从戏曲艺术本质的要求来说,应当达到二者的完美统一,而这有赖于剧作家、唱腔设计者和演唱者的共同努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雪;;论传统戏曲之“戏剧性”[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胡宇锦;;一份可悲可笑的“遗嘱”——由晋剧《范进中举》的一段唱词想起[J];上海戏剧;2006年01期
3 邓小秋;戏曲唱词的文学性思辨[J];安徽新戏;1994年02期
4 孟芳;论戏曲作品的当代性与文学性——兼评郑州市豫剧团的几出戏[J];中州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5 乔光辉;薛勇强;;插图与“剪灯二种”之传播[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刘刚;;明末宋玉资料的辑佚、整理、编辑与其对文学宋玉的传播[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邹平;;戏剧永远需要思想——戏剧性与文学性的关系[J];当代戏剧;2007年03期
8 褚殷超;樊庆彦;;《水浒传》在明清时期的禁毁与传播[J];作家;2008年14期
9 张筱梅;;论才女读者群对《牡丹亭》的接受[J];天府新论;2007年05期
10 王评章;;戈明及其剧作——《戈明剧作选》序[J];福建艺术;2009年02期
11 范丽敏;;论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的三种文化精神[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王兆鹏;;宋代的“润笔”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J];学术月刊;2006年09期
13 游友基;王骥德的戏曲风格论[J];求是学刊;1989年06期
14 傅晓航;理学的嬗变与元明清戏曲——对戏曲历史发展轨迹的再认识[J];文艺研究;1991年01期
15 赵震野;面向新世纪的戏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6 刘慧芬;探讨儿童戏曲剧本的创作构思与编导技巧——以豫剧儿童歌舞剧《钱要搬家啦?!》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7 孙茂廷;戏曲《鹧鸪天》剧情简介[J];剧影月报;2005年05期
18 许芳;;在历史与现代的转换中看《赵氏孤儿》的多重面貌[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19 范鈞宏;傳統戏曲編剧技巧漫談[J];剧本;1959年08期
20 赖利明;曲尽人情 张扬生命——论古典婚恋戏曲的人性美[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山林;;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文波;;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近期文学热点话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3 罗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4 张进德;;略论《金瓶梅》对戏曲的援用及其价值[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6 霍俊明;;“大河”文学“重读”的空间与可能[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7 杨义;;学科的尴尬与学者的自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官桂铨;;明清的蔡襄戏曲[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牛学智;;乏力的温情叙事——对底层文学及相关作家问题的几点思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10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刘磊;韩孟诗派传播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国华;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黄汉坤(Surasit Amornwanitsak);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9 徐龙飞;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顾宁;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春;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学的书写与消费[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红波;《三国志演义》在明清时代的传播接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罗艳秋;明前《木兰诗》接受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薛向娟;《墨子》文学性探微[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申重实;《儒林外史》刊刻传播及艺术说略[D];兰州大学;2006年
6 张广卫;马雅可夫斯基与“十七年诗歌”[D];西南大学;2008年
7 高志明;《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8 吕丁丁;20世纪90年代后小说的传播及其文学功能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9 孙伟;网络文学对文学性的拓展[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兰玲;论元杂剧梦境描写的文学及文化意义[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学排行榜还有多少参考价值?[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朱辉军;就是音乐剧,也要注重文学性[N];文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蕾;热闹背后看“门道”[N];光明日报;2010年
4 胡平;文学与影视关系如何重构[N];人民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慧;打捞浙江文学记忆[N];浙江日报;2011年
6 韩小蕙;在文学的门里和门外[N];文艺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喻乐;只见富豪,不见文学?[N];湘潭日报;2010年
8 ;努力工作 繁荣创作 迎接第八次全国作代会[N];文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国平 采访整理;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文学湘军:一直在路上[N];文学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