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产业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
【摘要】:正长期以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深层次看,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诸多因素中,区域产业分工是推动区域合作的最根本动力。分工理论认为,产业分工能够增加消费和产出水平,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素质,实现区域经济整合中"1+12"的目标。对于如何推进区域产业分工,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产业分
|
|
|
|
1 |
罗雯镈;富宁港大通道建设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战略[J];珠江水运;2004年10期 |
2 |
;省外发展潮[J];学习导报;2004年07期 |
3 |
宋光辉,刘长风;广东经济与“泛珠三角”区域竞争力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5期 |
4 |
龙方庆;试论民族地区对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民族论坛;2005年02期 |
5 |
黄薇,宋菲;透视泛珠合作契机 凸显贵州竞争优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
6 |
黄灼明;用综观发展观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协调发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7 |
舒雨;泛珠:点击各地关键词[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07期 |
8 |
乐正;以创新的实践书写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新篇章[J];特区经济;2004年07期 |
9 |
谈璐,李廉水,吕玉兰;长三角发展的思考——泛珠三角模式所感[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11期 |
10 |
邓志阳;整合两种资源增强“泛珠三角”整体国际竞争力——兼论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5期 |
11 |
封小云,杨道匡;澳门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
12 |
胡武贤,雷明全;论湘港经济合作基础与产业转移区位[J];求索;2005年02期 |
13 |
;“泛珠三角”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1万平方公里[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22期 |
14 |
美原;资讯·点击[J];新西部;2004年07期 |
15 |
孙红玲;泛珠三角与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
16 |
赵肖峰
,郑诚;“泛珠合作”基础渐牢[J];瞭望;2005年23期 |
17 |
彭炳忠,张海平;略论泛珠三角经济圈创新体系建设[J];广东科技;2005年06期 |
18 |
易水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渊源解读——浅评许桂灵《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历史地理回归》[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9 |
余甫功,宋子和,张长生;论建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J];岭南学刊;2004年02期 |
20 |
;观点快递[J];企业经济;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