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金银花产量形成基础的研究
【摘要】:正中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瘟病发热,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随着中药材GAP(Good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Chinese CrudeDrugs)的实施,研究忍冬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稳定提高中药材金银花的产量,确保药农收入,保障供应,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前人对忍冬植物的花芽分化规律,已做过详细报道,
|
|
|
|
1 |
;巧识金银花[J];家庭药师;2010年05期 |
2 |
尹继春;张燕;万子良;;油菜苗势与产量形成的关系[J];上海农业科技;1982年06期 |
3 |
高振福,郑玉才;锦州地区温度的时间分布对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有效性研究[J];大豆科学;1985年03期 |
4 |
李明卿,黄建雄;杂交晚稻产量形成与气象关系的模式及其对策[J];作物研究;1987年01期 |
5 |
冯定原
,夏海峰;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数值模式[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
6 |
贾仁清;陈柏清;张吕望;;钾肥影响苎麻产量形成的初步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87年04期 |
7 |
吴晓东,孙昌璜;晚播冬小麦冬后分蘖潜势的研究——兼论晚播小麦的增产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8 |
高炳德,索全义,白进玲,王凤琴;播种期对胡麻物质代谢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年S3期 |
9 |
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李少昆,曹连莆,王登伟;氮肥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2年06期 |
10 |
刘树堂,东先旺,孙朝辉,魏志刚,王伟华;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1 |
李伶俐,王文亮,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台国琴;杂交棉稀植栽培施肥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8期 |
12 |
余晓林;;花椒根系分布对产量形成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06年02期 |
13 |
陆成彬;张伯桥;高德荣;范金平;;栽培措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
14 |
税红霞;汤天泽;;油菜器官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6期 |
15 |
庄文锋;魏湜;赵东旭;;稀植栽培下春小麦旗叶光合性状的变化规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6 |
宋微微;杜吉到;郑殿峰;冯乃杰;王玲玲;陈丽霞;李振东;;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的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08年06期 |
17 |
吕巨智;梁和;梁运波;邝伟生;刘玉佩;周俊华;米超;;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温度、水分及冬种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
18 |
李晓明;杨重法;左应梅;戴宇;詹建星;;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华南8号木薯产量形成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
19 |
杨国才;游艾青;胡刚;刘凯;陈志军;李三和;;施氮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早稻W两优3418产量及米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
20 |
刘协广;龙志伟;;水肥耦合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