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子斌翟利华李志明邓虎韦冠一李雪松  
【摘要】:正近20年,常压下运行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离子源(ICP-IS)发展较快。ICP-IS 是目前痕量、超痕量多元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最灵敏、最准确的方法之一。由于谱本底低,离子化效率和工作效率高,有取代传统电子轰击和热表面电离离子源之势。但离子束截取效率低,几乎没有化学选择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艳艳;赵学玒;黄超;汪曣;;气相色谱-质谱离子源内气体密度的数值分析[J];质谱学报;2010年04期
2 曾纪林;陈恕昌;;介绍一种活塞式悬汞电极[J];分析化学;1974年05期
3 李芳,林彩萍,钟爱国;DP-AW表面张力组合实验仪的使用与改进[J];台州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郑里平;许子健;朱志远;夏汇浩;朱德彰;余笑寒;;X射线在碳纳米管(绳)和Fullerites晶体内的传输[J];核技术;2007年02期
5 王克俭;;聚合物挤出胀大的一个定量模型及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6 王克俭;;聚合物共混体系挤出胀大行为的定量分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7 韦中超;戴峭峰;汪河洲;;毛细管中柱对称类面心结构胶体晶体的光谱特性[J];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8 单雯雯;徐嘉靖;张林;唐永健;杨向东;;毛细管内高分子溶液的浓度分布[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9期
9 张季方;电子电离/化学电离组合离子源[J];质谱学报;1986年01期
10 汪华源;高效毛细管电泳的评述[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11 王梦瑞,葛慧民,邵立夫;ZhT-1301型同位素质谱计的改型[J];质谱学报;1983年04期
12 肖应凯;吕进祥;王蕴慧;曹海霞;;ZHT-1301型质谱计的单带离子源的改装[J];质谱;1981年01期
13 汪聪慧;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连用接口的新进展[J];质谱学报;1990年01期
14 ;质谱学报第12卷总目录(1991年)[J];质谱学报;1991年02期
15 朱凤蓉,周佩珍,田明,杨伟;提高钚同位素质谱分析灵敏度的技术——活性炭粒法[J];质谱学报;1986年01期
16 高天荣,李景天,刘剑虹,韦小岿;KYKY-QP1000AG/CMS毛细管连接技术研究[J];质谱学报;2001年02期
17 胡耀铭,孙久宽;有机质谱[J];上海计量测试;2004年01期
18 陈焕文,李明,金钦汉;质谱仪器及其发展[J];大学化学;2004年03期
19 常薇;;离子吸附质谱中锂离子源的研制(英文)[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0 刘永福,袁云霞;实验用扇形磁质谱计[J];质谱学报;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斌;翟利华;李志明;邓虎;韦冠一;李雪松;;一种具有多种离子化方式的双毛细管热腔离子源方案[A];2007年全国质谱学会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质谱仪器和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子斌;翟利华;韦冠一;李雪松;;电子轰击型半球热腔固体离子源方案[A];2005年全国无机质谱、同位素质谱和质谱仪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海燕;张磊;沈成银;李建权;王鸿梅;江海河;储焰南;;痕量有机物快速检测高分辨离子迁移谱技术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叶美英;鲁颜尔;李宝兴;刘金华;;纳米TiO_2光催化毛细管反应器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海峰;孙国华;李佳;马康;赵敏;;有机物全熔点标准物质的准确定值[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密新;杨成对;;液相色谱-质谱仪的近期进展[A];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菲;胡斌;;双孔AAPTS-silica毛细管整体柱制备及其应用于毛细管微萃取(CME)同ETV-ICP-MS联用分析雨水和果汁中铝的形态[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陆路德;刘劲松;杨绪杰;汪信;宋启泽;;PrCl_3——CH_3CONH_2——D_2O体系相图研究新法[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9 倪通文;邓晓颖;陈红;崔胤;亢效虎;毛叔其;;喇曼定量分析原位毛细管样品池的设计与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10 陈焕文;;电喷雾解吸电离质谱原理与应用[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婵;四极场质量分析器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罗智;毛细管电泳中涂层技术及间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3 杨友;TMG-chitotriomycin的全合成、结构修正及构效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杜文斌;微流控高通量试样引入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石晓彤;基于缺口管阵列技术的微流控非均相免疫分析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雅雄;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在色谱及毛细管电泳分离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张会鸽;微乳-CE新体系及提高灵敏度的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郭玉高;大管电泳和一步法酶分析技术研究初探[D];天津大学;2007年
9 赵书林;新型毛细管电泳光学检测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朱金花;反向电压下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容菊;聚多巴胺接枝聚乙二醇毛细管涂层的制备及其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高艳艳;GC-MS联用技术中的离子源气体密度分布和色谱流量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徐丽;离子涂层毛细管的制备及其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4 张建超;气相色谱—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赵倩;基于毛细管的微流控加速蒸发浓集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潘再法;毛细管亲和整体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7 张丽丽;食用油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万勤;基于氨基醇的成环方法及其选择性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欧阳艳;α-羰基二硫缩烯酮作为无气味的代硫醇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学松;溴苯取代溴代联烯合成及其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化学选择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佳;我国首次召开国际色谱会议[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