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总DNA导入马铃薯及其变异后代检测的研究
【摘要】:CTAB法提取人参总DNA,经检测、纯化后获得符合导入条件的DNA(OD260/230nm=1.8,OD260/280 nm=2.0);马铃薯愈伤组织打碎过滤的小细胞团作为受体,浸泡共培法导入人参总DNA,得到转化体植株。选用随机引物分别对转化体、对照体、供体进行RAPD检测,扩增结果发现转化体含有对照体和供体的条带,表明供体某些DNA片段在受体基因组中得到有效的整合。并从细胞水平以及生化水平的检测,均发现转化后代与对照有明显的差异。
|
|
|
|
1 |
邸宏;陈伊里;卢翠华;;中国马铃薯部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
2 |
杨先泉;张佳;刘坚;冯丽华;;应用RAPD分析四川马铃薯地方品种与部分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22期 |
3 |
蔡兴奎,柳俊,谢从华;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电融合参数优化及杂种植株再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4 |
;马铃薯秋播全苗增产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1978年05期 |
5 |
陈伊里;王永智;滕宗璠;;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划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1988年02期 |
6 |
陆恒;;贮藏中的马铃薯怎样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1年06期 |
7 |
阎万祥;;马铃薯选种工作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种子世界;1991年11期 |
8 |
胡百森;;江西南部蔗田冬季套种马铃薯技术调查[J];中国马铃薯;1993年01期 |
9 |
王福庭,刘月发,付盛山;高效棉田耕作新模式——棉薯套作成功原因浅析[J];河北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
10 |
王文秀,蔡丽荣;喷施多效唑对套作马铃薯与玉米产量商品率及其淀粉含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1997年01期 |
11 |
官贵德;山区发展马铃薯大有作为[J];福建农业;1997年02期 |
12 |
傅秀荣,焦桂芝;马铃薯整薯蹲芽处理栽培抗灾高产[J];北方园艺;1998年02期 |
13 |
邵尾娇,高勇;马铃薯秋种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1999年09期 |
14 |
;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议通知(第三轮)[J];中国马铃薯;2000年02期 |
15 |
孔艳芹;许驰;;秋种马铃薯配套丰产技术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00年09期 |
16 |
甘信斗;公茂洪;孙业强;孔令泉;;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世界;2000年01期 |
17 |
黄先群,毛堂芬,雷尊国,周利均,董颖萍;马铃薯生产概况及贵州脱毒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18 |
;马铃薯的主要类型[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07期 |
19 |
高勇;李铸文;;马铃薯保鲜技术[J];农业知识;2002年19期 |
20 |
王成业;曲萍;刘卫东;;大棚马铃薯早熟栽培[J];农业知识;2002年2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