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江雷  
【摘要】:正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在北纬41°~43°之间;全市国土总面积为1.3万 km,以平原为主;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8.3℃,年降水量500 mm,无霜期183 d;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裕平;苏华林;殷恒山;;早春大棚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8年01期
2 王艳平;;早春大棚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机;2010年06期
3 ;马铃薯秋播全苗增产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1978年05期
4 陈伊里;王永智;滕宗璠;;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划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1988年02期
5 陆恒;;贮藏中的马铃薯怎样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1年06期
6 阎万祥;;马铃薯选种工作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种子世界;1991年11期
7 胡百森;;江西南部蔗田冬季套种马铃薯技术调查[J];中国马铃薯;1993年01期
8 王福庭,刘月发,付盛山;高效棉田耕作新模式——棉薯套作成功原因浅析[J];河北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9 王文秀,蔡丽荣;喷施多效唑对套作马铃薯与玉米产量商品率及其淀粉含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1997年01期
10 官贵德;山区发展马铃薯大有作为[J];福建农业;1997年02期
11 傅秀荣,焦桂芝;马铃薯整薯蹲芽处理栽培抗灾高产[J];北方园艺;1998年02期
12 邵尾娇,高勇;马铃薯秋种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1999年09期
13 ;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议通知(第三轮)[J];中国马铃薯;2000年02期
14 孔艳芹;许驰;;秋种马铃薯配套丰产技术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00年09期
15 甘信斗;公茂洪;孙业强;孔令泉;;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世界;2000年01期
16 黄先群,毛堂芬,雷尊国,周利均,董颖萍;马铃薯生产概况及贵州脱毒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17 ;马铃薯的主要类型[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07期
18 高勇;李铸文;;马铃薯保鲜技术[J];农业知识;2002年19期
19 王成业;曲萍;刘卫东;;大棚马铃薯早熟栽培[J];农业知识;2002年21期
20 谢世清,李宗正,李正跃,谢庆华,魏明;云南省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途径[J];中国马铃薯;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江雷;;沈阳地区春季大棚马铃薯栽培技术[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国琦;魏冬梅;贾海兵;;马铃薯脱毒小薯(Minituber)栽培试验研究[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3 蔡兴奎;柳俊;谢从华;;细胞工程育种在马铃薯抗病育种中的应用[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福建省马铃薯生产与技术推广现状[A];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志平;;推广地膜覆盖促进旱作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屈冬玉;;前言[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仲积年;;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2号栽培技术[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8 陈泽民;张玉霞;;新疆伊犁地区马铃薯生产潜力分析[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1996年
9 戴清堂;田恒林;沈艳芬;张远学;程群;;恩施春作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10 郭景山;李文刚;曹春梅;张建平;张庆平;张艳芳;;多元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庆荣;利用RNA介导的病毒抗性培育双抗病毒转基因植株[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2 蔡兴奎;原生质体融合创造抗青枯病的马铃薯新种质及其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成善汉;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机理及转化酶抑制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会珍;利用试管薯诱导途径探讨马铃薯品质形成及其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张宁;应用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工程提高马铃薯抗逆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6 王季春;脱毒马铃薯雾培结薯的优势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宋波涛;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袁华玲;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秦爱国;马铃薯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清;马铃薯PPO活性变化规律及抗块茎损伤褐化的基因工程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荣;农杆菌介导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马铃薯的方法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2 郝文胜;切割PLRV复制酶基因负链的核酶基因对马铃薯转化及检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3 李娟;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愈伤组织培养和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张峰;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5 孟千万;根瘤农杆菌介导的GNA基因转化马铃薯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王淑菊;气雾栽培促进马铃薯开花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7 王玉萍;马铃薯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8 盖琼辉;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体系优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唐子永;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生产及生产用种繁育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10 田振东;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天泰种业 孙田;天泰三号马铃薯及配套高产栽培措施[N];山东科技报;2008年
2 梁宝忠;马铃薯基因组序列框架图日前公布[N];粮油市场报;2009年
3 史保民;山丹加大马铃薯贮藏库建设力度[N];张掖日报;2009年
4 王迪轩;大棚马铃薯如何控制徒长[N];农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滨 通讯员 齐泽萍 霍炜;杜珍:与土豆相伴大半辈子[N];科技日报;2010年
6 柳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付利利;马铃薯种植技术[N];吕梁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百军;全膜双垄覆盖沟播马铃薯玉米喜获丰收[N];固原日报;2008年
8 记者 周琦;培养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攻关人才[N];雅安日报;2008年
9 商洛市农技站 陈兰瑛 瞿晓苍;商洛马铃薯早播高效栽培技术[N];陕西科技报;2010年
10 王武生;冬种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技术[N];农资导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