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娟,程智慧,张国裕;马铃薯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4期 |
2 |
鄢铮,郭德章;马铃薯叶片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J];广西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
3 |
史玮;王蒂;;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J];甘肃科技;2007年02期 |
4 |
王丹,宋云枝;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5 |
杨珍;何丽君;王明玖;何劲莉;苗青旺;陈海军;;高加索三叶草和白三叶草再生体系的建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6 |
王友生;王瑛;李阳春;;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9年02期 |
7 |
李昌,金宁一,王罡,王萍,余云舟,季静,吴颖,张艳贞,张艳华;基因枪法转化马铃薯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J];作物杂志;2003年01期 |
8 |
单国燕;易克贤;;柱花草间接再生体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
9 |
双宝,李文芙,李文滨,陈伊里,田兴亚,吕文河,王凤义,朱祥春,秦昕;马铃薯优化再生系统的建立[J];马铃薯杂志;1995年03期 |
10 |
唐毅成;罗红兵;;玉米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年S1期 |
11 |
祁新,王权,顾德峰,邬信康;马铃薯悬浮细胞培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12 |
赵海锋;张晓翔;宿在东;;马铃薯组培脱毒技术[J];吉林蔬菜;2006年06期 |
13 |
张玲;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4 |
李娜,焦浈,谷运红,秦广雍;小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
15 |
张耀辉,尹江,马恢,高永龙;马铃薯耐盐碱愈伤组织筛选及分化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5年05期 |
16 |
陶静;杨世海;张梦萍;田义新;;抱茎苦荬菜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04期 |
17 |
林丽飞;陶发清;胡先奇;金秋;吴丹;白学贵;熊力军;;灯盏花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18 |
朱华云;谈献和;李建;张媛;王康才;;黄蜀葵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
19 |
崔秋华,张玉珍,朴铁夫,顾德峰,张为群,许耀奎,孙振雷,刘海学;羊草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植株再生[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20 |
叶彦,缪树华;长期继代培养马铃薯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