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与整体性思维方式
【摘要】:正一科学的发展与理论思维方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体性思维方式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综观从古至今科学的发展,大体相应地形成和发展了如下三种基本形式:与古代科学的发展相应的是直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的发展相应的是机械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发
|
|
|
|
1 |
郝恒;;试论中国古代科学观及其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张则幸;;科学的发展与整体性思维方式[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
2 |
刘海燕;伍法权;李淑进;;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3 |
晋荣东;;论作为辩证逻辑的Dialectic[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
4 |
何凌南;劳俊鹏;周欣悦;;失去控制感增加分析性思维倾向[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5 |
赵心宪;;新时期《讲话》研究的哲学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
6 |
桑振中;;阴阳五行与复杂性科学的思考[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7 |
高申春;车文博;;进化论心理学思想批判[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
8 |
刘亚萍;;东西方思维方式比较研究[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9 |
罗肇鸿;;高科技对未来的影响[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高科技的未来——正面与负面影响[C];2007年 |
10 |
孟庆云;;辨证论治疗的思维方法[A];首届中医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