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沉默核干因子后PC-3细胞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变化分析
【摘要】:目的筛选与核干因子(NS)相互作用的基因及可能的信号通路,探讨NS基因在前列腺癌恶性增殖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PC-3细胞共分为2组,1组是非干扰组细胞,即Non-transfection细胞,2组核干因子基因下调后的细胞,即Silencer组细胞,利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PC-3细胞NS基因下调前后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变化,筛选与NS相互作用的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基因CDKN2A(p16)、CDKN2B(p15)、CCND1(cyclinD1)、NDRG1,本研究进一步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进行了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并对重要的信号通路充分讨论。结果筛选出了21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涉及到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等多个方面,重要差异基因被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所证实。NS基因下调后主要引起INK4家族基因(P15,P16,P18)的上调和cyclinD1及HDAC1基因的下调,主要作用点位于CDK4/6-CyclinD和pRb-E2F1复合体。另外与一些重要癌基因相关的基因也出现了差异表达,例如与MYC相关的JPO1及NDRG1;与RAS相关的RAB31、KRAS2、RRAS2、及RAP1B等。结论①本研究成功的利用了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PC-3细胞NS基因表达下调后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变化,发现了219个与NS有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②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NS基因下调后主要引起INK4家族基因的上调和cyclinD1及HDAC1基因的下调,主要作用点位于CDK4/6-CyclinD和pRb-E2F1复合体。在含突变型p53的前列腺癌中,NS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p15、p16、p18等INK4家族的肿瘤抑制基因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在基因水平上证实了NS基因是细胞周期G1/S检查点的重要调控因子。③发现了许多NS所涉及的肿瘤相关基因,例如凋亡相关基因、MYC及RAS相关基因,这对于揭示NS在前列腺癌发生及增殖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很大帮助,但目前的工作仍不能完全揭示NS的信号通路,仍需进一步的实验去发现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