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创新绿色发展模式 加快后发地区全面转型——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绿色发展实践探索

孙仰法  
【摘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后发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是实现全面转型的关键,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为例,通过利用"绿色工程、科学治水、转变方式、城乡统筹、三区互动"五大举措,做好"快、放、借、闯、特、精、统、和"八篇文章,创造了"五个转变"和"八个发展"的成功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先发理念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手段,以农业人口就地转移为主体,以绿色产业和新产业为支撑,以完善城市功能为保障,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地"的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了新的历史时期后发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学善,秦德先,张洪,陈耀光,任治■;我国锡矿资源形势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矿产综合利用;2005年05期
2 施慧;;纺织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纺织导报;2005年12期
3 刘纯友;张魁;;绿色GDP向我们走来[J];绿色视野;2005年04期
4 陈绪和;;我国木材工业发展方向[J];木材工业;2006年01期
5 林作新;;森林与木材——中国家具业的可持续性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年05期
6 廖根福;王佩珺;;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高景丽;;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彦臣;王国华;;科学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6年03期
9 路金芳;;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思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吕科建;段盼盼;杜菲;;广义城市生态安全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年03期
11 刘东生;李凤起;;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新途径[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年04期
12 于小俸;李民峰;;石门火电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J];电力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13 但智钢;苍大强;宗燕兵;刘志国;杨明;;工业生态学理论在生态钢铁工业发展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0期
14 林冬;崔建强;;城市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15 于波;唐伟;孙晓怡;;清原县生态示范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16 洪增光;;加快山区城市可持续环境经济发展对策的探索[J];环境;2006年S1期
17 张超;孙健;;七台河市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煤炭技术;2006年12期
18 袁峰;周涛发;范裕;岳书仓;;传统矿床学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问题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9 刘学敏;;基于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当代经济学定理的相对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20 王黎萍;;我国生态文化的现代意义[J];甘肃农业;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仰法;;创新绿色发展模式 加快后发地区全面转型——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绿色发展实践探索[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2 朱斌;;科学发展观与浦东的可持续发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全国矿山地质及21世纪可持续发展研讨会[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4 徐刚;;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思考[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5 叶民强;张世英;;区域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调控系统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郭丕斌;;西部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密;屠玉麟;何谋军;;浅析《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孟丽静;;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承德兴隆县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王艳秋;;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大庆经济可持续发展[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晓彤;;实现可持续的小城镇建设:治理的视角[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敬斌;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D];吉林大学;2013年
2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3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4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安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修岩;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2 塔娜;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玉为;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温小英;延续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镇[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5 杨薇薇;关于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崔雁;风景名胜区近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任鑫鹏;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宋瑞;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赵君;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10 杨文秀;思茅市普洱茶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湘河 彭业忠;走出后发地区转型发展之路[N];湖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唐婷;后发地区更要突出发展优势产业[N];湖南日报;2009年
3 婺城区委书记 陈陆一;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崛起争先[N];金华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杨霞;发挥清洁能源优势 探索后发地区低碳发展之路[N];广元日报;2009年
5 记者 陈真 实习生 李嘉;获省委领导充分肯定[N];咸宁日报;2009年
6 记者冯振堂 特约记者孙晓钟;我市跨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行列[N];长治日报;2009年
7 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大禹;以会议精神为指针推动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N];铁岭日报;2008年
8 中共江苏省淮市委常委、盱眙县委书记 王友富;后发地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考[N];农民日报;2005年
9 撰文 本报记者 节永志 张寒冰 胡占富;把脉冰城新战略 助力冰城好发展[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廖述毅 徐宁;创新引领秀洲未来[N];嘉兴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