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工绿化带鸟类群落特征研究
【摘要】:2002年5月至2003年4月,采用样带调查法,对上海外环线人工绿化带鸟类进行了一年的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9种,隶属9目28科。其中,旅鸟最多,计28种,占总数的35.44%。依次是留鸟(23种)、冬候鸟(17种)和夏候鸟(11种)。记录到的鸟类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仅3种,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8种。鸟类平均密度为4.61只/hm~2,平均生物量是2695.53 g/hm~2,多样性指数为1.28,均匀度指数为0.29,优势度指数为0.09。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特征有较大变化。春秋季节南北迁徙鸟类多,导致多样性较高,而夏季仅为繁殖鸟类和留鸟,种类少,多样性最低。冬季鸟类密度最高,平均为6.65只/hm~2,春季最低,仅为3.59只/hm~2。优势种为白头鸭(Pycnonotus sinesi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遇见频次分别为每小时4.04、2.41、2.25次。本研究结果发现,人工绿化带存在植物种类单一,缺少林相多样性,乔灌草搭配不合理,人为干扰多等现象。建议:1)增加林带中植物种类,特别是乡土植物,改善林相结构。2)尽可能保留林带中自然生境,人工增加野生动物隐蔽场所。3)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保护林带中的植被和栖息其中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