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膜电极的柔性钙钛矿电池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光伏技术,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制备的优点。而进一步将钙钛矿电池柔性化,又可以赋予其轻质、可弯折的特性,便于与传感器、显示器等用电设备直接结合使用,是钙钛矿电池走向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目前基于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化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在对电极材料的选择上,一般使用真空蒸镀的贵金属作为对电极,这使得钙钛矿电池的原料、设备成本大幅增加。导电碳材料作为替代电极,在刚性导电玻璃基底的钙钛矿电池上,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柔性器件中,由于制备工艺的限制,目前的报道中,只有碳纳米管等新型非廉价的碳材料才能实现较好的器件性能。这里,我们制备了基于碳电极的n-i-p型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体的器件结构为:PET/ITO/SnO_2+PCBM/钙钛矿/Spiro-OMeTAD/碳电极。其中,碳电极是使用压力转移法,将预先做好的导电碳膜贴合在电池上的。这种由石墨和碳黑组成的碳膜,具有柔性、低成本、低温、无溶剂过程的优点。在小面积器件的实验中,最终获得了10.74%的光电转换效率,其中短路电流密度J_(sc)为19.53mAcm~(-2),开路电压V_(oc)为0.954V,填充因子FF为0.577。器件性能与蒸镀Au电极的对照组非常接近(光电转换效率11.47%,J_(sc)为19.84mAcm~(-2),V_(oc)为1.008V,FF为0.574),显示出这种碳膜电极的优异性能。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制备了大面积(1cm~2)的柔性器件,获得了8.74%的效率,其J_(sc)为15.69mAcm~(-2),V_(oc)为1.103V,FF为0.55。这一初步结果表明,碳膜电极可以作为蒸镀贵金属的良好替代品,用于柔性钙钛矿电池中。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继续优化相关工艺,致力于提高基于碳膜电极的柔性钙钛矿电池的有效面积、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
|
|
|
1 |
吕明,苏雪筠,赵绍棠,陈楷;钙钛矿型催化电极材料La-Sr-Co的结构与性能[J];电源技术;2001年03期 |
2 |
谢志翔;赵海雷;周雄;沈永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0年06期 |
3 |
朱志杰;唐有根;宋永江;罗继;;pH值对钙钛矿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8年04期 |
4 |
揭雪飞,林维明,董新法;催化电极材料La-Sr-Co-Fe的制备与表征[J];电源技术;2003年06期 |
5 |
徐桦;邵俊;;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钙钛矿型CaSiO_3解压缩过程的红外振动谱[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6 |
桂红,张孝文,顾秉林;复合钙钛矿型弛豫铁电体的介电机理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1997年02期 |
7 |
苏渝生;;膜电极的理论和在离子活度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1966年05期 |
8 |
苏渝生;徐陵;;空气熔铸固态膜电极的研究[J];离子选择电极通讯;1982年03期 |
9 |
张健;尹鸽平;邵玉艳;王振波;赖勤志;;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活化过程中膜电极变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3期 |
10 |
冯晓娟;石彦龙;胡中爱;;铂钌/聚苯胺/聚砜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6期 |
11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三维网络结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
12 |
王同涛;林才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稳定性的研究[J];湿法冶金;2012年06期 |
13 |
赵新生,樊小颖,汪国雄,王素力,孙海,衣宝廉,辛勤,孙公权;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衰退原因的分析[J];电源技术;2005年04期 |
14 |
林才顺;王新东;张红飞;王淑燕;;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活化工艺[J];电源技术;2007年07期 |
15 |
舒婷;廖世军;谢建德;蘇艾;;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高性能低铂载量燃料电池膜电极[J];电化学;2013年01期 |
16 |
梁珍成,秦永宁,齐晓周,乔冠东,廖巧丽;铈部分取代镧的 La-Mn 系钙钛矿型催化剂性能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7 |
邓凌峰;何新快;李新海;陈白珍;尹志民;;聚苯胺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J];电池工业;2006年04期 |
18 |
马亮;蔡卫卫;张晶;梁亮;廖建辉;刘长鹏;邢巍;;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优化(英文)[J];电化学;2010年02期 |
19 |
刘娟英;赵妙英;李志林;杨辉;;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衰减分析[J];电源技术;2012年10期 |
20 |
高妍;王素力;侯宏英;赵亮;郑开元;;操作条件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水平衡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