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ADHD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及其对防治策略的启示
【摘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显示,儿童患ADHD的影响因素包括家族病史、低浓度铅中毒、锌元素缺乏以及微量元素水平等遗传生物因素;母亲怀孕期间频繁吸烟或被动吸烟、心理压力大、酗酒、情绪低落、异常妊娠史、早产或过期产等孕期因素;父母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母亲职业、精神状况、居住地、居住面积、居室装修时间、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家庭环境因素;儿童的年龄、性别、个性、行为习惯等自身心理行为因素。同时,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临床上应用的干预方式种类较多,但主要还是尽集中于药物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综合干预三种。但许多临床干预研究表明药物干预手段可能会造成某些毒副作用。从近5年国内的干预研究来看,有效且经常使用的心理干预手段主要有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感觉统合训练、游戏疗法、艺术治疗、专注力训练、执行功能训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但目前仍然尚未发现治愈ADHD的有效手段,这使得如何在孩子出生前采取措施,减少儿童ADHD的发生,实现对ADHD的预防显得意义重大。综合上述考虑,本文提出了对未来儿童ADHD防治干预策略的几点展望。首先,加强对儿童ADHD的优生学研究,在优生工作时考虑并重视ADHD的家族风险因素;第二,发展针对孕产妇及其家人的专业化心理辅导与支持,促使孕期中父母生活喜好及习惯的调整,指导孕产妇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和心理调适;第三,加强父母培训,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第四,在干预设计中重视社会技能的同步训练,为临床康复的或症状轻微未接受干预治疗的儿童提供学校和家庭环境中的社会技能训练;第五,普及ADHD的基本常识,注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鉴别与区分,在应对中能够差别对待。
|
|
|
|
1 |
苏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鉴别诊断[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5期 |
2 |
洪峻峰,黄新芳,王丽绵,陈富群,黄柏青;家庭环境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2期 |
3 |
黄柏青!362000泉州,苏东霞!362000泉州,洪峻峰!362000泉州;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0年05期 |
4 |
李茜;注意缺陷障碍与学习困难的调查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5期 |
5 |
洪峻峰,黄柏青,王鲤珍,黄新芳,陈富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的非生物学因素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
6 |
洪峻峰!362000,黄新芳,王鲤珍!362000,陈富群,黄柏青!362000;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1期 |
7 |
钟昆,文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脑电生物指标变化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4期 |
8 |
吴耀持;甘麦大枣汤加味与针灸治疗ADHD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年S1期 |
9 |
李晶莹;;48例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21期 |
10 |
刘宗凤;;感觉统合训练与哌甲酯治疗ADHD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1期 |
11 |
姜荣环
,王玉凤
,顾伯美;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6期 |
12 |
唐彦,田慧,李宜瑞;情志因素对ADHD的影响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年07期 |
13 |
吴虹,金星明;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ADHD)儿童的个性特点及心理治疗[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
14 |
傅娟,宁新宝,司峻峰;脑电生物反馈仪的设计与实现[J];微处理机;2004年02期 |
15 |
方芳;;小儿多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16 |
张枫,殷兰青;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智力结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1期 |
17 |
臧帆;;正确认识儿童注意缺陷障碍[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8期 |
18 |
李革新,武斌,常蜀英;应用A620脑电生物反馈仪诊断和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3期 |
19 |
张芳蓉,程红,陈佩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5期 |
20 |
陈源;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特征及干预策略[J];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