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晓锋邵刚勤段兴龙赵明闫丽  
【摘要】:采用溶液共混煅烧法于800℃制备了Ce_(0.8)Sm_(0.2)O_(1.9)(简称SDC)粉体。XRD分析表明Sm~(3+)离子完全固溶在CeO_2中,形成单相立方萤石结构SDC,晶粒平均粒径在1-3μm。用此粉体成型后在1450℃烧结4h获得了91.9%的相对密度。该固体电解质在800℃的电导率为0.087S·cm~(-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胜涛,温彦;燃料电池发展及其应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03期
2 张中太,黄传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1999年04期
3 ;固体氧状物燃料电池[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17期
4 王激扬;;国外徒步士兵用燃料电池技术进展[J];电源技术;2011年06期
5 郑锐,聂怀文,陈文霞,张向峰,温廷琏;等离子喷涂在制备中温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J];硅酸盐学报;2003年06期
6 杨凌波,陈刚,胡克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材料研究与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7 崔学军;李国军;任瑞铭;;提高CeO_2基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几种方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6年01期
8 孙秀府;郭瑞松;李娟;;La掺杂SrTiO_3阳极材料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6年10期
9 张全生;武田保雄;;过渡金属氧化物渗透对LSM-YSZ阴极性能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7期
10 许洪伟;张会生;苏明;;SOFC阳极气体循环中气流引射器的设计及仿真分析[J];能源技术;2008年01期
11 孙帆;郑勇;高小龙;王秋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金属功能材料;2010年04期
12 ;国外期刊(文献)导读[J];华东电力;2003年08期
13 郑群;陈云贵;吴朝玲;王绍荣;陶明大;刘仁柱;庞晓轩;涂铭旌;;平板型SOFC合金连接板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5年12期
14 张全生;Takeda.Y;;Ni-YSZ阳极支撑SOFC阴极LSM-YSZ的LSM同源离子渗透改性[J];稀有金属;2006年06期
15 柳志民;孙克宁;张乃庆;彭冰清;;热处理温度对磁控溅射法制备YSZ电解质薄膜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10期
16 李英,唐子龙,谢裕生,张中太;缓冲溶液法制备SOFC用Ni/YSZ负极材料[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1年01期
17 孙明涛,孙俊才,季世军;Ni-SDC金属陶瓷阳极研究[J];电池;2004年06期
18 韩敏芳;王琦;;SOFC封接材料和封接技术[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年05期
19 谢德明;邵海波;吴芳芳;;SOFC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燃烧合成及性能[J];电源技术;2007年04期
20 朱晓东;孙克宁;乐士儒;袁一星;;CeO_2阻挡层在SSZ基SOFC中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锋;邵刚勤;段兴龙;赵明;闫丽;;新型SOFC电解质Ce_(0.8)Sm_(0.2)O_(1.9)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SOFC System Model and SOFC-CHP Competitive Analysis[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辛显双;王绍荣;占忠亮;温廷琏;;SOFC合金连接体耐高温氧化涂层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会暨第一届固态离子学青年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4 邓忠华;李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特性的建模和控制设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郑敏章;刘晓梅;张策;苏文辉;;中温SOFC阴极材料La_(1-X)Sr_XCuO_(3-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松丽;温廷琏;王绍荣;曹家弟;吕之奕;;浸渍成型管状SOFC性能初步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夏长荣;;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王乐莹;罗凌虹;吴也凡;程亮;石纪军;;阳极Ni/YSZ掺杂CeO_2对SOFC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会暨第一届固态离子学青年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9 温廷琏;聂怀文;王绍荣;;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孟广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发中的“逆主流”思考[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兄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混合系统的多级建模与仿真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2 刘杨华;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及其潮流计算[D];湖南大学;2010年
3 孔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磁控溅射阴极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肖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相转化及流延法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于建国;煤基合成气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家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及其退化的微结构理论与多尺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李娟;微纳米结构SOFC复合阴极的构筑及其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曹红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动态建模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艾娜;Sm_(0.2)Ce_(0.8)O_(1.9)电解质薄膜燃料电池及电极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艾娜;Sm_(0.2)Ce_(0.8)O_(1.9)电解质薄膜燃料电池及电极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杨;基于高度非对称中空纤维电解质膜的微管式SOFC制备[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臣;煤基SOFC/IGCC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宗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OFC系统逆动力学建模及控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刘振;甲烷不完全氧化SOFC热电气联产的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林航昇;阳极负载IT-SOFC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戴洲;SOFC密封材料热循环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焓;中低温SOFC微纳结构化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沈国阳;SOFC催化剂粉体的微波制备及抗积碳复合阳极的性能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9 赵学军;中温质子型H_2S-SOFC阳极和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程刚;带CO_2捕捉的SOFC-GT混合系统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玲 周前进;我国实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独立发电[N];科技日报;2010年
2 查少武 杨蔚光 夏长荣 孟广耀;21世纪的绿色能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科技日报;2000年
3 墨梅;中科院研制燃料电池新阳极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张曙光 洪锋;化学反应能量直接变换电能[N];中国矿业报;2002年
5 记者 赵凤莉 通讯员 张乃庆;第四代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告破[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