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B1C信号扩频序列研究
【摘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以为用户提供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的发射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测试版)的发布,研究北斗三号新增信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扩频序列是基于码分多址的GNSS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GNSS系统良好的多址接入和扩频特性是依靠扩频序列实现的。新增的B1C信号选用Weil码作为扩频序列,该扩频序列与传统的Gold扩频序列具有很大不同,基于数论方法产生的Weil码具有码长选择灵活、相关性能好以及候选集合大等优点,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北斗三号B1C扩频序列进行深入研究。在介绍北斗三号B1C扩频序列的基础上,主要对Weil码的产生原理、扩频序列的评价准则以及扩频序列的构成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奇/偶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进行详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北斗三号B1C Weil码扩频序列相对传统的Gold码,可以明显改善序列的自相关及互相关性,B1C码族扩频序列的奇偶自相关和奇互相关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均优于GPS L1C扩频码。
|
|
|
|
1 |
万继宏;一种新的混沌扩频序列产生方法[J];电讯技术;2000年04期 |
2 |
李方伟,梅国宇,窦瑞华;用混沌系统产生扩频序列[J];数字通信;2000年01期 |
3 |
唐秋玲,姚海涛,覃团发;采用时空混沌耦合映象格子产生混沌扩频序列[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4 |
安澄全,周廷显;二相混沌扩频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能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
5 |
万赓,蒋国平
,刘永平;基于时空混沌的扩频序列产生方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4年05期 |
6 |
吴卫;;混沌扩频序列的性能分析[J];甘肃科技;2007年01期 |
7 |
高敏;;混沌扩频序列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6期 |
8 |
王钰;查长军;;基于物理混沌的扩频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能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9 |
张凯;赵晓群;张洋;;并行组合扩频通信扩频序列的优选[J];通信技术;2012年01期 |
10 |
俞斌;王炼红;贾雅琼;;基于改进混沌扩频序列的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与仿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04期 |
11 |
俞斌;贾雅琼;;一种新的混沌扩频序列及其性能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01期 |
12 |
李振国;高敏;;浅谈混沌扩频序列的产生方法[J];电子制作;2013年11期 |
13 |
朱近康;非线性扩频序列[J];通信学报;1993年01期 |
14 |
冯天树,吴伟陵;关于码分多址扩频序列的相关界[J];现代电子技术;1997年03期 |
15 |
牛凯,吴伟陵;代数型非线性扩频序列统计分析[J];电子学报;2000年07期 |
16 |
南明凯,是湘全,曾剑锋;一种在量化噪声下的混沌直接扩频序列同步方案[J];通信学报;2000年09期 |
17 |
程云鹏,葛利嘉;快速哈达马变换在扩频序列并行捕捉中的应用[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8 |
蔡国权,郑晓东;有限精度下混沌扩频序列的性能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9 |
张琪,郑君里;异步码分多址通信中混沌扩频序列的选择[J];电子学报;2001年07期 |
20 |
何迪,何晨,蒋铃鸽,胡光锐;二相与四相无限折叠混沌扩频序列的相关特性分析[J];通信学报;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