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罗国平  
【摘要】:正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存在异常,表现为需要较正常人更多的脑区参与负性情绪刺激的识别,情绪相关脑区活动增加明显,而进一步了解相关脑区如何参与识别表情的过程,对于探索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发生机制显得极有意义。本研究旨在利用脑磁图(MEG)技术以及表情类型识别实验范式,结合抑郁症患者杏仁核活动动态变化和偏侧化特点,及其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来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在识别负性动态表情时脑磁源信号频率变化的特点,进而探讨情绪功能网络神经基础的特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小崔;廖坚;朱雪玲;肖晶;姚树桥;;抑郁症认知易感者杏仁核体积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2 周志远;;透视抑郁症[J];生命世界;2005年12期
3 苗群,施慎逊,王立伟;功能性影像技术在抑郁症研究中的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年01期
4 陈宇;徐坚民;冯敢生;吴明祥;孙国平;李莹;龚静山;饶梓彬;陈文娇;;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海马及杏仁核体积的MRI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9年06期
5 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识别负性表情时抑郁症患者杏仁核的磁源性影像动态变化[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6 宁布;王文菁;李刚;刘红军;黄飚;冯梅珍;刘武汉;;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MRI脑结构成像的关系研究[J];广州医药;2009年04期
7 刘晋丽;张克让;;抑郁症不同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4期
8 潘园园;端义扬;徐乐平;;抑郁症脑影像学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9 周春英;顾永健;;抑郁症认知功能研究的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10 张立民;隐匿性抑郁症诊断探讨(附42例分析)[J];新医学;1995年08期
11 许律西;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与治疗学现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12 陈三星;莫把抑郁当痴呆[J];长寿;1995年09期
13 张顺,徐玉;隐匿型抑郁症研究的某些进展[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14 柳群方,王健,陈洪,王培胜;隐匿性抑郁症58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996年03期
15 安科;抑郁症的自我疗法[J];心理与健康;1996年06期
16 乔梁;;心底无忧天地宽[J];科学之友;1998年08期
17 黄国平;家族性抑郁症一家系报告[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年06期
18 李融!210003;43例抑郁症误诊为某些躯体疾病的报告[J];四川精神卫生;2000年03期
19 王菲,丁宝坤,金魁和;抑郁症的心理治疗[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3期
20 刘骁雄;糖尿病与抑郁症——“狼狈为奸”的兄弟点滴谈[J];医药世界;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罗国平;;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表情时杏仁核脑磁源性信号频率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吕粟;任雯婷;姚丽;龚启勇;;难治与非难治抑郁症神经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盛年;;微量元素与抑郁症[A];首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周子璇;任燕;杨红;刘霞;孟婧;梁毅平;;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心理认知功能的特点[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晓一;邢葆平;吴皓;;抑郁症认知功能临床研究综述[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堂龙;;怡诺思治疗伴发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魏道敏;汪厚根;;抑郁症与自杀关系的探讨[A];湖北省民政康复医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牟君;谢鹏;;枕叶激活与初发抑郁症患者的情感障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陈为;安毕涌;;抑郁症患者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晓斌;张玉梅;周宏辉;周朝昀;;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166Met多态性与血清浓度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甜;抑郁症相关蛋白树突细胞核蛋白-1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郑兴东;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彭代辉;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及任务激活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黄晓琦;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宇;梗塞后抑郁症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姗姗;人体下丘脑室旁核多基因平衡紊乱与抑郁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李建军;青年抑郁症患者脑的三维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郭琴;抑郁症患者情绪障碍的脑结构及功能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黄沛钰;1.图形创造思维中抑制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钟明天;抑郁认知易感者负性情绪信息加工的杏仁核激活及脑功能连接特征[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珍;抑郁症去甲肾上腺素信号转导通路及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2 李轩;磷脂酶A2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卓琳;正常人和抑郁症对情绪面孔刺激的fMRI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4 周成超;安徽省某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卫生服务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5 满力;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中c-jun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刘小兵;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权京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杨致蓉;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应对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颜廷梅;辽宁省城乡居民抑郁症患病率及其疾病负担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10 孔令韬;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表达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抑郁症病因多[N];保健时报;2005年
2 附二医心理科 戴王磊;漫谈抑郁症[N];温州日报;2005年
3 山东省安康医院 孙秀娟刘宜东;微笑抑郁症困扰职场人[N];健康报;2007年
4 徐世坤;抑郁症, 不可等闲视之[N];中国水利报;2000年
5 陈福新;胃出血背后的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王淑军;警惕抑郁症“杀手”[N];人民日报;2003年
7 蒲昭和;经常“户外散步”能治疗抑郁症[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告别抑郁 走向快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沈阳市心理卫生医院 赵宏;终生预防自杀 重点关注抑郁症[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贾琳;抑郁症离我们是近还是远[N];中国老年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