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郝敬波  鹿彩銮  时宏娟  杨荣礼  徐凯  董瑞国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ASI检查。采集原始数据上传至ADW4.2工作站,采用Func-tool软件处理,获取灌注参数的伪彩图。观察脑梗死患者的ASI-CBF、DWI图像并分别测量异常灌注面积及梗死面积,分别用Excel表格记录DWI及ASL所测数值,统计数值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以P0.05有意义);观察MRA梗死区周围的脑血管有无狭窄及闭塞。结果:22例患者中19例ASI显示不同程度灌注异常,19例灌注异常患者的异常灌注部位均与DWI梗死灶一致,ASI-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为(17.10±6.15)cm2,DWI梗死面积为(13.54±4.97)cm2,ASI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大于DWI图上梗死面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3D-ASI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较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低灌注状态,结合MRA及DWI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瑞祥;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人民军医;2001年11期
2 乐春;徐海松;;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08期
3 胡冬根;叶斌;;社区1781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5期
4 许翠云;武建胜;;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30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32期
5 戚晓昆,钱海蓉;缺血性脑梗死的基础研究进展[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0年02期
6 蒲泉州;不同年龄缺血性脑梗死病因的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李广欣 ,田清友;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8 姜志坑;;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2期
9 徐建红;;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4期
10 卢红霞;李秋菊;;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11 杜海兰;何妮;;缺血性脑梗死130例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09期
12 章可谓;;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65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13 倪建明;黄钢;沈天真;陈星荣;;缺血性脑梗死扩散各向异性的时间演变规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7期
14 周庆海;;综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8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9年23期
15 赵铁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1期
16 陈秀;;青年缺血性脑梗死6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S1期
17 唐红涛;;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50例[J];中医杂志;2011年S1期
18 李森;;治疗缺血性脑梗死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23期
19 朱向会;欧波;周超;;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早期影像学表现分析[J];西南军医;2012年02期
20 芦艳晨;;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疗效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志建;薛海英;;麦普宁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英;;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倪建明;沈天真;陈星荣;;缺血性脑梗死的弥散各向异性的时间演变规律[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高鹏;何志义;;踝臂指数、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边颖;何志义;孙锋;李正;;bcl-2转染骨髓基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及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于学文;王瑞峰;马红霞;张喆;尚进;陈华;郭佑民;;基于Meta分析对缺血性脑梗死的定量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洁皓;王丽娟;袁彦伯;唐安戊;李东江;郑芷萍;;13N-NH3PE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随访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周东;陈发军;黄飚;詹升全;杨万群;周德祥;余汉辉;王鹏;;脑胶质瘤诊断的新方法: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倪建明;弥散和弥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薇;4T MR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对早期Alzheimer病的脑灌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勇;SPIO标记大鼠B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MR成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慧玲;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缺血性脑梗死高危因素及其与情志的相关性[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6年
2 王焱燚;纤维蛋白溶解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婷;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间期中的应用初探[D];川北医学院;2015年
4 张文强;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PAOD患者小腿肌灌注方面的可重复性测量[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黄点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磁共振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霍英松;急性饮酒早期脑部灌注改变的动脉自旋标记分析[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7 王星宇;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联合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8 田冲;3D-ASL灌注成像对儿童及青少年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9 邢可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诊断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Santosh Kumar Bhagat;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D];扬州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瑞祥;缺血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匡远深;我国一项神外基础实验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