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化疗后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摘要】:正目的:了解乳腺癌放与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的关系及预防策略。方法:观察乳腺癌放化疗后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本例乳腺癌患者有放化疗病史,化疗方案含有环磷酰胺及表柔比星,潜伏期2年,对APL常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乳腺癌放化疗后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能与蒽环类抑制拓卜异构酶活性有关,临床表现、预后与原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同。
|
|
|
|
1 |
乙苏北;王岩;李丹;张贺;陆勤;卢燕;;表柔比星导管化疗时药物溢出体外2例报告[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7年02期 |
2 |
喻召才;刘文超;范黎;郭晓彤;程婕;;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7年05期 |
3 |
刘健;刘非;苏颖;陈心华;邹长炎;林可育;洪熠;李重颖;肖景榕;;平消胶囊增强表柔比星抗乳腺癌活性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年18期 |
4 |
张雁;康骅;;表柔比星引起急性心脏毒性一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年02期 |
5 |
刘灵芝;;红花注射液联合辅酶Q10对表柔比星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年04期 |
6 |
林胜友,孙晓南;盐酸表柔比星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年05期 |
7 |
胡春宏,刘平,郭凯平,李焕德;高剂量与常规剂量表柔比星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1年02期 |
8 |
陈伟光,杨正心,邓贵陶,叶穗晖;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48例晚期胸部恶性肿瘤[J];中国癌症杂志;2001年04期 |
9 |
沈镇宙,柳光宇,苏逢锡,何萍青,杨名添,施俊义,盛援,邹强,李亚芬;多西紫杉醇加表柔比星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5年02期 |
10 |
李丽华;;生脉注射液防治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5期 |
11 |
杨邵瑜;陈雪琴;潘月龙;屠婷婷;;参附注射液防治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8期 |
12 |
严鹏伟;黄新恩;姜勇;唐金海;许红霞;徐霞;;含表柔比星化疗方案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11年08期 |
13 |
李锋;曾顺生;;表柔比星术后膀胱灌注防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
14 |
陶海娃;韩子华;;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2年04期 |
15 |
潘泾平;;盖诺加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晚期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
16 |
单丹妮;尹晓芹;宋芳华;姜雪滨;王纪文;;曲美他嗪防治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临床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
17 |
马福春;;参麦注射液对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心肌酶水平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年01期 |
18 |
陈素琼,邹晓燕,吴勇;含表柔比星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4年06期 |
19 |
柴文英;杨越;蒋爱梅;青竹玛;;多西紫杉醇加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20 |
刘冬兰;邓觐云;;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