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3、16、18、21、22、X和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对150例因早期自然流产行清宫术的患者绒毛标本进行FISH检测。结果 150例绒毛标本全部检测成功,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73例,以常染色体三体型最多,其次为三倍体和性染色体单体。结论开展自然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流产的原因,对合理指导下次妊娠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
|
|
1 |
高海玲;侯兴华;管英俊;;育龄妇女早期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
2 |
张富青
,陈萍,宫亚红;母体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5期 |
3 |
孙阳
,赵轩
,杨敏
,刘碧芬
,敖竹君;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与早期自然流产临床关系的研究[J];贵州医药;2002年11期 |
4 |
张晓云,李永全,周汝滨,潘超仁,廖霞,陈小萍;309对早期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分析——附4例世界首报核型[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04期 |
5 |
姜学强,吕娜,包洪初,张艳芳;早期自然流产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年02期 |
6 |
邓爽,王琳琳,汤光风;156例早期自然流产五种抗体测定[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03期 |
7 |
刘丽华,米亚英,王淑玲,米丽华;早期自然流产妇女弓形体抗体的检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
8 |
刘巧玲;;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03期 |
9 |
邹利霞;;孕妇早期自然流产与不良环境因素关系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16期 |
10 |
刘欣燕;边旭明;韩京秀;曹兆进;范光升;张超;张文丽;张淑珍;孙晓光;;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生活环境中的危险因素[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1 |
林晓娟;陈蔚;徐雯;吴丹梅;黄元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水平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2 |
刘文燕;宫露霞;张菱;;早期自然流产病因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
13 |
王立芹;赵悦;于学文;;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表达[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年03期 |
14 |
李少君;吕娜;;早期自然流产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异常表达[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09期 |
15 |
徐美丽;;中西医结合预防早期自然流产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年05期 |
16 |
熊丽;刘洁;邓康;刘思平;贾蓓;吴瑞枫;钟梅;曾嵘;;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10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7 |
温燕逖;;血清瘦素水平与孕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8 |
范莉;韦继红;匡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7期 |
19 |
李翠英;;人流和药流与再孕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7期 |
20 |
周维一;陆启滨;;内分泌异常与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