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MRS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通过1H-MRS成像参数胆碱峰(tCho)在乳腺癌中的改变,评价高场强1H-MRS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名乳腺癌患者共计49个病灶进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扫描序列包括T1WI与T2W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和单体素MRS采集。分析大小、类型不同的乳腺癌在3.2ppm处出现胆碱峰(tCho)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40名乳腺癌患者共49个病灶,45个病灶于3.22ppm处检测到胆碱峰。1H-MRS结合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91.83%,特异度为93.33%。1H-MRS检测到tCho峰的患者中,病灶最大径≥2.0cm占97.78%,1.0~2.0cm为2.22%。小于1.0cm的病灶病例无一检测到tCho峰。浸润性导管癌检测到tCho的敏感度为97.02%,粘液癌的敏感度为51.87%,该组病例3例原位癌无一检测到tC ho峰。结论:1H-MRS是目前唯一能提供病变内生化信息的无创检测手段,将其作为常规MRI的补充扫描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乳腺MRS的应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病灶大小的影响尤为重要。粘液癌1H-MRS的敏感度较低,可能与其内部粘液湖大部分为液性成分有关,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
|
|
1 |
方志沂,刘君;乳腺癌诊断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02年11期 |
2 |
丁向民;新型乳腺癌诊断技术乳腺电阻频谱扫描成像[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年05期 |
3 |
马淑艳,邱迎春,赵清玉,崔莉莉;电脑红外光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2年01期 |
4 |
郭庆禄,莫任光,周惠芳;高频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评价(附102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3年03期 |
5 |
赵宏光,刘玉娥,张婧娴,戴苏华;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3年03期 |
6 |
刘雪明;乳腺癌诊断的探讨(附36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03年06期 |
7 |
张金山,邓念英,李舜,张家云,林炎彬;~(99)Tc~m-octreotide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
8 |
郑文捷,翟红林,陈兴国,胡之德;乳腺癌诊断指标的数理统计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9 |
韦景秋;苏东露;;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6年02期 |
10 |
赵亚娥;韩本谊;汪登斌;陆杨;;多层螺旋CT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
11 |
刘小娟;翟仁友;王丽;蒋涛;;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4期 |
12 |
潘聪慧;吴大忻;;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05期 |
13 |
高寒;姜军;杨新华;范林军;谢竞;周艳;;5种血清标志物的不同组合对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
14 |
张晓玲;刘桂华;王志榕;;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1期 |
15 |
曾红艳;彭格红;陶文鸿;曹永政;;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7年06期 |
16 |
曾红艳;彭格红;陶文鸿;曹永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7 |
万刚波;叶静华;徐翔;;彩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08年11期 |
18 |
王海峰;;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人民军医;2008年07期 |
19 |
崔红;;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20 |
齐治;张学兰;;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