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期间63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病人残余机血洗涤回输,输血前后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检测。结果所有患儿残余机血回输前血红蛋白(Hb)较转流前显著减少(P0.01),回输后显著提高(P0.01)。纤维蛋白原(Fib)在残余机血输注前后均较转流前明显下降(P0.01),输注后有所上升(P0.05)。经肝素酶杯与高岭土杯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检查,患儿回输洗涤残余机血前后各有3例病人存在肝素残留的问题,2例病人回输前无肝素残留,输残余机血后出现肝素残留,肝素残留率为4.8%。与回输前相比、输入后K值、α-Angle、MA值、CI值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残余机血洗涤回输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是血液保护的有效、简便的手段。
|
|
|
|
1 |
张军;柳苍生;王生华;石锦辉;徐磊;;蛇毒血凝酶对肺结核患者术中出渗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年40期 |
2 |
沈庆明,李世英,朱仕钦,龚林,叶友坤;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测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年04期 |
3 |
郎堡;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凝血功能及出血量影响的比较[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年06期 |
4 |
陈汉民,张诚华,董少良;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凝血功能测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
5 |
王会文;梁辉;吉勇;王保国;;缩合葡萄糖氯化钠用于扩容性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6 |
曹卫红;柴家科;杨红明;贾晓明;孙天骏;邹晓防;盛志勇;;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意义[J];感染.炎症.修复;2005年03期 |
7 |
周芸;徐以南;刘健;;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凝血及抗凝血指标的动态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2006年01期 |
8 |
周静;罗彤;黎新建;贾永前;;vWF和GMP-140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变化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6年05期 |
9 |
张月明;张岩;;不同分子量羟乙基淀粉溶液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02期 |
10 |
杨洪军;杨学权;杜耘;张建蓉;曹宇;涂干卿;;国产琥珀酰明胶对手术麻醉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07年11期 |
11 |
李东;高长青;肖苍松;任崇雷;叶卫华;;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
12 |
孙新艳;王昆鹏;马虹;王国柱;谷天祥;;自体血回输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3 |
王凤玲;樊丽娜;白荣华;王雪荣;;警惕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21期 |
14 |
张加强;孟凡民;王开伟;辛维政;张伟;王旭;;不同剂量高渗晶胶体液对患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年52期 |
15 |
李罡;李俊峰;卜林明;;羟乙基淀粉(130/0.4)术中扩容治疗对小儿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33期 |
16 |
陈秉学;黄文起;黑子清;伍建林;谭洁芳;邓天忠;;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血液动力学与凝血功能调控的探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年04期 |
17 |
张玉楚,楼尉,陈骏萍,单闯;老年患者围麻醉诱导期高容量血液稀释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2005年05期 |
18 |
张嘉新,黄绍农,陈建颜,郑永辉,陈志聪,王心田;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机体酸碱值、电解质及凝血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5年18期 |
19 |
易先锋;宋春红;林映莲;;路路通注射液改善烧伤微循环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年02期 |
20 |
曹广涛;穆振国;郭见光;徐贵星;刘军;;肝硬化晚期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年04期 |
|